专案组的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狄仁杰站在白板前,上面贴满了案件相关人员的照片、关系图和线索标记。
李元芳提供的几次“气味”指向,虽然零碎,却像散落的珠子,被狄仁杰用严谨的逻辑线串联起来,逐渐指向了一个模糊却令人不安的方向——一个看似与案件无关,实则可能隐藏在更深处的利益集团。
“根据现有线索,以及……一些特殊渠道的信息反馈,”
狄仁杰的目光扫过与会众人,略过了李元芳的存在,“我们有理由怀疑,目标案件并非独立事件,其背后可能牵扯到一个组织严密、手段隐蔽的团伙。他们利用合法生意做掩护,进行非法的资金转移和利益输送,甚至可能涉及更严重的罪行。”
他条分缕析,语气沉稳,将复杂的线索抽丝剥茧,展现出强大的推理能力和大局观。
与会人员屏息凝神,只有纸张翻动和笔尖记录的沙沙声。
李元芳坐在会议室最角落的位置,几乎隐在阴影里。
这是狄仁杰的安排,既能让他听到会议内容,又不至于引起过多关注。
他努力挺直背脊,模仿着狄仁杰沉稳的姿态,但微微颤动的耳朵和紧握放在膝盖上的手,还是泄露了他内心的不自在。
太多陌生人的气息混杂在一起,让他感到不适。他的目光大部分时间都落在狄仁杰身上,仿佛那是他在陌生海域中唯一的航标。
狄仁杰在阐述过程中,偶尔会状似无意地瞥向角落。
他看到李元芳微微蹙着眉,似乎在抵抗某种气味干扰,也看到当自己目光扫过去时,对方瞬间绷直的身体和骤然亮起的眼神。
会议持续了两个小时。散会后,众人陆续离开。狄仁杰整理着桌上的文件,动作不疾不徐。
“怀英兄,”曾泰走近,压低声音,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角落里的李元芳,“你带来的那个年轻人……他提供的那些‘感觉’,靠谱吗?这毕竟……”他的语气带着担忧,毕竟依靠“嗅觉”破案,听起来太过玄乎。
狄仁杰将最后一份文件放入公文包,扣上搭扣,发出清脆的声响。
“目前来看,他的指向与我们的调查方向存在高度重合。”他抬起眼,看向曾泰,眼神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证据链需要实证支撑,但他的‘感觉’,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筛选工具。”
曾泰了然地点点头,不再多问。
他了解狄仁杰,没有充分的把握,绝不会将不确定因素带入如此关键的调查中。
会议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
李元芳这才从角落站起身,慢慢走到狄仁杰身边,依旧保持着一点距离,像一只等待指令的大型犬。
“不舒服?”狄仁杰问,目光落在他略显苍白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