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快速崛起导致的危机

肖家和“德盛商号”的异军突起,如同一条凶猛的鲶鱼,冲进了江南商界这片看似平静,实则暗礁密布的水域,引来了原有利益集团的敌意和排挤。

以苏州潘家、杭州许家为首的传统丝绸巨头,联合起来利用其在丝行、织造衙门的影响力,抬高生丝收购价,打压绸缎售价,并暗中挖走肖家工坊的熟练织工。

两淮盐运使司的官员已多次肖家要懂规矩,背后那些操控官盐的徽州、山西盐商更是视肖家为眼中钉,肉中刺。

肖家设在扬州的一个秘密盐仓上个月莫名起火,损失不小,这被认为是一次严厉的警告。

玻璃的暴利,也引起一些人的觊觎。

南京守备太监的干儿子、应天巡抚的小舅子、乃至南京某些勋贵,都或明或暗地派人前来,要求,实则是索要干股或者是制造技术。

肖静仪凭借其长袖善舞的交际能力,以进献珍品、分红纳贡等方式勉强周旋,但压力也是与日俱增。

一些被竞争对手收买的文人墨客,开始在民间士林中散布流言,诋毁肖家恃奇技淫巧牟暴利结交匪类、来历不明,甚至影射肖家姐妹不守妇道,抛头露面。

更危险的信号来自官场和真正的权势顶层。

南京兵部某位主事,在酒席间曾提及,德盛商号的护卫似乎过于精悍,意图让官府追究其来历。

一位致仕的南京礼部侍郎,派人向肖静仪提亲,欲纳其为妾,实则是想吞并肖家产业,被肖静仪以夫孝在身为由婉拒后,对方已露不悦之色。

最新的危机来自苏州织造太监。

这位皇帝的家奴,对玻璃镜的利润垂涎三尺,已正式行文苏州府,要求德盛商号玻璃来源及是否违禁,并暗示若能制造之法,可保肖家富贵。

这是迄今为止最直接、最凶险的威胁,因为织造太监代表着皇权,其能量远非地方官员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