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肖家原有基础上,引入了部分莱州改进的织机配件和管理方法,生产效率和质量均有提升,是基地最重要的合法财源之一。
印书坊表面承接四书五经、时文制艺的印刷,暗地里则大量翻印兴国军内部的启蒙读物、技术手册、政策宣传小册子,通过秘密渠道散发出去,宣扬自己的思想和理念。
更是印刷一些科举需要的书籍,免费赠送给贫穷的寒门学子,让他们提前了解兴国军的一些思想,从而潜移默化地认同兴国军,这也算是文化侵袭了。
五金工坊开遍江南各地,明面上是打造农具、修理车辆船舶,暗地里则是负责维护武器,并尝试小规模生产燧发枪的简易替换零件和弹药。
酿酒坊、酱园、腌渍工坊这些,既能满足兴国军自身消耗,其优质产品也通过德盛商号对外销售,颇受欢迎。
新建的玻璃加工坊,负责将莱州运来的平板玻璃初级产品,进行切割、磨边、装配成镜框或窗户等深加工,以降低运输风险和提高附加值。
江南基地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物资中转站和财源,它更是一个功能齐全的次级根据地,既搞经济又搞情报,同时也是兴国军在当地培养和储备江南人才的摇篮。
肖静仪姐妹的家族,入股兴国军的德盛商号,同时一起运营。
她们家作为兴国军在江南的白手套,其境况可谓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凭借与莱州基地的独家贸易权和提供的稀缺商品,肖家商号在短短数年之内,完成了传统商号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达到的资本积累和市场扩张。
一面一尺见方的莱州银镜,在苏州、杭州、南京的售价高达数百两白银,且往往有价无市,成为身份和财富的终极象征,引得疯狂争购。
雪花盐虽然销量受限,但因其品质和价格优势,在底层市场建立了极佳的口碑,像水滴一样慢慢渗透着官盐体系的根基。
德盛号出品的农具、刀具,以其耐用性迅速打开了市场,甚至一些官营作坊都暗中采购其钢材作为原料。
肖静仪展现出高超的商业手腕,她没有一味吃独食,而是和一起,通过授权经销、利润分成等方式,将江南众多中小商号捆绑到自己的战车上,形成了一个辐射整个东南的商业联盟。
这个联盟共享信息、调配资源、共担风险,实力也是急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