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英亩的玉米产量这么高,除了是系统给予的加成外,就是精耕细作的结果。没有打过除草剂,所以田间护理的时候靠的就是人工。
一英亩的土地好侍弄,可是你要是几百上千英亩的土地呢?你得需要投入多少人进行锄草?要不怎么说有机种植的成本很高呢,这比正常种植增加的人工成本高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乔治点了点头,他也很认同刘赫明的看法。这么多的土地如果都这么精细化的管理,需要的人真的会很多。
而刘赫明现在拥有的土地也太多了,随着改良的继续,每年都会有新的可耕种土地出现,需要的工人数量也会成倍增加。
恐怕未来的响水镇,将会是劳动人口最多的小镇,没有之一。
第537章 又是大丰收
说干咱就干,在第二天的时候,整个牧场就开启了收获模式。
收获是喜悦的,这份喜悦刘赫明也跟过来玩的游客们“分享”了一下,谁想跟着干活都给你个机会,反正就是边收边玩呗。
还别说游客们对于这个小活动很是热衷,报名很踊跃。更是有一些人特别赶到这边来,就是为了体验一下收庄稼。
对于农民来讲,这是习以为常的事情。可是对于这些人来讲,他们真的没怎么经历过。一直都是在城市里生活,这些仅仅是在一些信息上了解过而已,哪里真正参与过。
最先收获的是玉米,四百英亩的种植面积,一共收获了七万六千蒲式耳,相当于每英亩的产量在190蒲式耳左右。重量比前边收获的玉米也少了一些,一蒲式耳是593磅。一英亩的产量达到了5200公斤。
这边是没打除草剂与精耕细作造成的影响,不过这个产量也不算低,仍然高于美国正常的种植水平。这就是农夫称号带来的逆天加成。
高粱、燕麦、大豆、大麦的产量同样喜人。相较于美国的正常种植水平虽然优势不是很明显,但是同样很喜人。
而大家最期待的粮食作物,便是小麦。因为在美国小麦的用途很广泛,也是他们日常主要的粮食品种。
小麦的产量也没有让大家失望。冬小麦收获的时候是一英亩435蒲式耳,一蒲式耳603磅。这些春小麦的产量是一英亩46蒲式耳,一蒲式耳达到了625磅的重量,一英亩是1300公斤。
对于他的这个产量,大家都有些无语,就连小麦协会的琼斯都不知道该给怎么样的评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