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照你说的做。”
曹轩叔从包袱里取出了一双新靴,一件罩衫。递给萧丞。
少年公子说:“面,等我病好了,定是请你吃的。”
萧丞沉默半晌,指了指少年公子:“我要你身上这件。”
少年公子虽然略有诧异,还是脱下罩衫递给萧丞,又将新罩衫穿了起来。
萧丞接过罩衫,点点头,没在说什么,在一堆药材里翻找了一下,便找出了一包生姜。递给曹轩叔。
“把这个加进他的药里,重新煎一下,三碗水煎成一碗。”
曹轩叔接过生姜,看了少年公子一眼,公子闭上了眼睛,曹轩叔低下头,煎药去了。
萧丞抱着纱衣,又将新鞋一并抱在怀里,躲到了屋子的角落坐了下来。
“你既得了新鞋,为何不穿?”
萧丞看了他一眼,没言语。说了也没用,就像东家永远不会知道,海家渡的日子是怎么个过法儿。
萧丞抬头看着窗沿,外面的雨偶尔打进来,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萧丞忽的想起陆怀寒教过他的一句书本上的话:“不可与夏虫语冰。”
现在想来,这话原是这个意思。果然,读了书以后,很多道理,触景之下,瞬间明悟。看来,果然还是要读书的。
就这样胡思乱想着,昨夜整夜未眠,加上天没亮就赶去了坞镇,这一路奔忙难免疲惫。没多久,萧丞便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
等萧丞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偏了西边,雨也停了,外面湿润的泥土混着青草味儿。屋子里的曹轩叔和那少年公子,不知何时也已经离开了,桌子上还放了些什么东西。
萧丞站起来,走到桌子旁边,看到桌子上裹着一个布包,包里头有很多草药,想来这两个人不通药理,就买了很多用不上的药,眼下也就都留在这里了。
既是不用铜板的药,自然不能丢,萧丞连忙去裹紧包裹,忽然,从里面滚出了个什么东西。萧丞低头一瞧,是一个鼓鼓囊囊的小袋子,袋子是缎子做的,摸上去滑滑的,萧丞以前从没摸过这种质地的荷包,心中喜欢。
摸了半天,才想起打开袋子,袋子里有一些散碎银子,还有一吊铜板。
上面还带着一张字条,字条上的字萧丞认的不多,但是认出了坞镇面摊上面,都会挂着的幌,这一个“面”字,他是认得的。
想来,这公子两人是有事先走了,给他留下了一些银钱,请他吃面的。
萧丞数了数钱袋子里的钱,银子他见过,但是没摸过,也不知道这东西怎么算术,但是那两吊铜钱,倒是看得清清楚楚。萧丞数了又数,这一吊钱居然足足有一千个铜板。
萧丞呆呆的坐在那里,平日里在集市上,他见萧丞的叔叔卖鱼,鲍家鱼肆的老板,每次给萧丞的叔叔算钱,都是按吊钱算的。一吊钱大概也就500到600个铜板。具体多少,还要看老板高兴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