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投名状

京城的风,到底还是吹到了寒渊州。

不过半月之间,太阳谷便接连“接待”了三拨身份特殊、行踪隐秘的客人。

他们来自不同的方向,带着不同的信物,却怀揣着同一个目的——替各自的主子,向那位远在苦寒之地的流放世子,递上橄榄枝。

第一拨是三皇子的人,来得最是直接。

信使是个面容精悍的武将,说话也带着军人式的干脆,呈上的礼单更是实在:精铁三千斤,战马五百匹,粮草若干。

条件也简单明了:“愿与世子共襄盛举,若得臂助,来日北疆军务,尽付君手。”

萧珩在书房见的他,苏晚晴坐在一旁安静地煮茶。

听完信使的话,萧珩脸上没什么表情,只将那份厚重的礼单随手放在桌上,指尖点了点。

“殿下厚爱,萧珩心领。只是寒渊州地僻民贫,但求自保,无意参与京城风云。这些东西,带回去吧。”

那信使还想再劝,萧珩已端起茶杯,淡淡道:“萧猛,送客。”

待人走后,苏晚晴将一杯刚沏好的热茶推到他面前。“三皇子倒是大方,一出手就是军资。”

萧珩嗤笑一声,拿起那份礼单随手丢进一旁的炭盆,看着火苗将其吞噬。

“他母族在军中有些势力,这是想空手套白狼,用未来的空头许诺,换我寒渊州如今实实在在的人心和根基。算盘打得太精。”

第二拨是四皇子的人,风格截然不同。

来的是个四十岁上下的文士,言谈举止斯文有礼,带来的并非金银军械,而是一套前朝孤本典籍和几幅名家字画。

话也说得迂回含蓄,痛陈朝局弊端,忧心国本动摇,字里行间暗示四皇子仁厚贤明,欲匡扶社稷,只苦于势单力薄,希望能得“世之栋梁”如萧世子者相助。

这次萧珩没在书房见,而是在院中的石桌旁。

苏晚晴坐在他身侧,拿着把小银剪,慢条斯理地修剪一盆兰草的枯叶。

听完文士一番慷慨激昂又隐含试探的言论,萧珩只是垂眸看着杯中浮沉的茶叶,末了,才抬眼,语气平淡:“殿下心系社稷,令人感佩。只是萧珩戴罪之身,苟全性命于北地已属侥幸,不敢妄议朝政,更无力涉足京城是非。先生请回吧。”

那文士面露失望,还想引经据典再劝,苏晚晴轻轻放下银剪,拿起旁边温着的布巾擦了擦手,声音温和却带着送客的意味:“先生远来辛苦,喝杯茶暖暖身子再上路吧。寒渊州偏僻,晚了路不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