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陵”浴火重生的捷报,如同一阵强劲的东风,吹散了笼罩在帝国上空的部分阴霾,却也让暗处的漩涡转动得更加急促。新旧力量的最终对决,已在所难免。
一、 功高震主,谗言再起
紫禁城,虽因“新金陵”的捷报而洋溢着短暂的喜庆,但一些更为隐秘、恶毒的流言,却开始在最高层的权力圈层中悄然流淌。这一次,矛头不再仅仅指向格物院或小林玥,而是直接瞄准了权势已达巅峰的林宸本人。
流言的版本经过精心打磨,听起来更具“可信度”:
“镇国公林宸,自崇祯朝起便掌控兵权、财权(通过远洋公司及新政),如今更借格物院笼络天下奇技淫巧之士,其子林萧身居要职,其女林玥近乎‘国师’,新大陆将领施琅、郑森皆出其门下……如此权柄,已非人臣之所应有。”
“听闻‘新金陵’将士,只知有林帅钧令,不知有陛下圣旨。长此以往,恐非国家之福……”
“更有甚者,言其格物院所研之物,皆有其暗记标识,军中火炮、民间机器,莫不如是,此非培养死士、暗控天下之兆乎?”
这些流言,不再纠缠于具体的政策或技术,而是直击帝王最为敏感的神经——权力与忠诚。它们刻意忽略了林宸多次拒绝封王、一心为公的事实,拼命渲染其“权倾朝野”、“党羽遍布”、“尾大不掉”的危险形象。
永昌帝朱慈烺虽然对林宸信任有加,但身处帝位,自幼耳濡目染的便是权臣篡位的历史,这些不断灌入耳中的谗言,如同水滴石穿,终究在他心中留下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阴影。他开始更加仔细地审阅每一份来自军方和新政体系的奏报,目光在某些关于林宸麾下官员的任命上,停留的时间变长了。
二、 新土献礼,福祸相依
就在帝都暗流汹涌之际,遥远的“新金陵”再次传来了消息。这一次,并非战报,而是一份由施琅和郑森联名发出的、充满激动之情的勘探报告。
报告详细描述了对营地周边数百里区域的初步勘探结果:
· 农业潜力: 沿河平原土地极其肥沃,气候温和,极其适合小麦、玉米及番薯生长,可垦面积远超预估。
· 林业资源: 发现了大量可用于造船的优质巨木(如红杉),以及各种珍贵的硬木。
· 矿产资源(关键!): 在营地以西约两百里的山脉中,发现了易于开采的露天优质煤炭脉,以及品位极高的铁矿苗!更令人惊喜的是,随队格物院学员在一条溪流中,发现了金沙!
“陛下!此乃天赐之地!若得开发,其利不可估量!尤其煤铁同矿,实乃建立工坊、支撑据点之基石!”报告中如此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