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提要:叶川与林夏成功将情感暗物质提纯固化,制成可储存的“心能晶石”,为营地提供了稳定强大的新能源,也成为了两人情感与协作的象征。
---
原本温暖的铂金色晶石内部,那流动的光晕微微一滞,中心悄然泛起一丝几乎看不见的、冰冷的透明涟漪。这颗变异的晶石微微震动了一下,其散发出的能量波动,让不远处沉睡的泪婴,不安地翻了个身。
心能晶石的成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营地屏障的光芒变得更加稳定明亮,文明方程式的实验得以更深入地推进,甚至连照明和供暖都改善了不少。
那温暖的铂金色,驱散了不少末世的阴冷,也驱散了些许人们心中的寒意。
但有一个问题,始终如同幽灵般缠绕着营地——那些被“荆棘玫瑰”或其它手段消灭的熵序生物,以及时间瘟疫受害者留下的、残留着强烈时间污染和熵序气息的“遗骸”。
这些东西不能随意丢弃,它们本身就是污染源,甚至可能吸引更多的熵序生物。简单的焚烧或能量净化效果不佳,且容易引发二次污染。
如何处理这些“战争的残渣”,成了一个棘手又令人心情沉重的问题。
“总不能挖个坑埋了,指望它们自己变成肥料吧?”一个负责清理战场的老兵嘟囔着,看着那些依旧散发着不祥气息的残骸,眉头紧锁,“我敢打赌,它们只会长出更邪门的东西。”
这话虽然糙,却点醒了学士和林夏。毁灭后的残留物,往往蕴含着其本源的力量。熵序生物遗骸中残留的,是混乱的时间流和虚无能量,而时间瘟疫受害者遗骸中,则混合了被扭曲的时间与生命最后的痛苦印记。
“如果…心能晶石的能量源于正向的情感共鸣…”林夏思索着,“那这些残骸中的能量,就是极致的负面。但它们本质上,是否也是某种‘能量’?能否被…转化?”
这个想法大胆而疯狂。如同要用爱去感化一头疯狂的野兽。
叶川对此表示了兴趣,尤其是感受到遗骸中那混乱的时间流:“或许不需要‘感化’,而是‘分解’和‘重组’。用一个强大的‘场’,强行剥离其中的污染和怨念,只提取最本源的‘无序能量’,再导入心能晶石的生成流程,用强大的正向情感场将其‘洗涤’、‘重塑’。”
说干就干。计划被命名为“安魂熔炉”。
设计图融合了文明方程式的稳定结构、心能晶石的共鸣原理、以及叶川提出的时间流分离概念。熔炉的核心,是一小块最初版的、叶川和林夏共同制作的心能晶石,作为“火种”和稳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