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新棋入局

皇帝的旨意和口谕,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又泼进一瓢冷水,让本就暗流汹涌的京师局势,更加波谲云诡。

英国公张惟贤接到嘉奖和押解人犯回京的圣旨时,神色平静,并无太多意外。他跪接圣旨后,对前来宣旨的太监客气地道了辛苦,送上程仪,便让沈沧澜安排人准备押送钱牧之、周廷璋以及相关人证、物证事宜。

“大人,陛下虽下旨嘉奖,但将人犯交由三法司会审,只怕…”沈沧澜送走天使后,回到书房,眉宇间带着一丝忧虑。三法司(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盘根错节,其中不知有多少人与涉案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钱牧之和周廷璋被押回去,能否得到公正审判,犹未可知。

张惟贤坐在案后,手指轻轻敲着那份明黄色的圣旨,淡淡道:“陛下此举,已是表明了态度。嘉奖是肯定我等查案之功,交由三法司,既是遵循制度,也是…一种平衡。毕竟,我们递上去的,是一份足以掀翻不少人的名单。”他抬眼看向沈沧澜,“更何况,陛下不是还给了张先生密查之权吗?明面上的三法司,暗地里的张先生,双管齐下,有些人想一手遮天,也没那么容易。”

“那我们…”

“我们按旨意行事。”张惟贤打断他,“将人犯、证供、包括那些密信的抄本,一并妥善移交。至于原件…”他嘴角微勾,“自然要留在我们手中。你亲自挑选可靠人手押送,路上务必确保人犯安全,绝不能让他们‘被自尽’或者‘被意外’。”

“卑职明白!”沈沧澜肃然领命,“定不辱命!”

就在张惟贤这边紧锣密鼓准备押送人犯回京的同时,京师各方势力也并未坐以待毙。

武清侯李伟府邸的密室中,气氛压抑。李伟脸色铁青,听着长子李高的汇报。

“父亲,永昌记和锦绣阁那边,明面上的账目和往来已经清理干净,几个关键的老人也…‘送’出了京师。只是…”李高犹豫了一下,“只是那个经手‘南货’的京营游击将军王焕,嘴巴不太严实,前几日似乎酒后失言,提到了几句‘侯府’…”

“蠢货!”李伟低吼一声,眼中杀机毕露,“这种管不住舌头的东西,留着就是祸害!他知道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