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再入军营

这称谓绝非寻常乡党间的客套,看来大将军不仅在重点栽培何方,怕是已将他视作亲族,甚至可能收为义子。

当然了,义子和养子不同。

此时的“养子”,并非寻常认养,而是宗法制下的“拟制血亲”,需满足严苛条件,核心是为“延续宗嗣”——养子可继承家族香火、爵位与财产,其继承权受律法与宗族规矩双重保障,故有时也称作“嗣子”。

而“义子”则不同,多因权力依附、情感寄托或政治联结而成,核心是借“父子名分”加固彼此的忠诚,无需拘泥于宗嗣传承。

无论何方是“义子”还是亲族,显然已是大将军心腹中的核心,自己更需好好结交。

想通此节,吴匡当即拍了拍大腿:“你这想法甚妥!

既筛去无心作战者,又能募得愿战之士,这般练兵才有用。

既然大将军已然应允,某定然全力支持。

范司马(范曾)那边,也无需你多跑,某去与他说便是,保准让你顺利调兵遣将。”

何方连忙拱手致谢:“如此,便多谢兄长了!”

“哈哈哈!你我皆是大将军亲信,何谈多谢?”

吴匡爽朗一笑,马鞭指向前方的营垒,“前面便是平乐苑兵营了,我先带你去见营中士卒。

若是有人暗中使绊子,尽管和我说。”

“谢兄长,都是乡人,这点,某还是能说通的。”

“哈哈哈!”

吴匡看着何方的身影,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他以奴仆侍奉主人的忠诚,才能成为大将军的心腹。

但何方不需要做什么,天然就可以成为大将军的心腹。

没办法,乡人就是乡人。

相比心思叵测的外人,显然何方,要可靠的多。

就算如他吴匡,准确说来,岂不也是心怀叵测!

想到这里,吴匡不由得自觉对不起大将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能怎么办呢,一切都是为了家族。

若无他以身献祭(后汉以来,外戚大将军鲜有好下场的,好像也就一个梁商,但梁商的儿子梁冀被诛杀三族,也不算好下场),投奔到大将军府中,那么吴家又谈何起复呢?

两人催马疾驰,不多时便踏入平乐苑兵营。

营中三通鼓响,沉闷的鼓声在校场上空回荡,四屯兵马闻声而动。

甲胄碰撞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片刻间便在校场中央列成整齐的方阵。

阳光洒在士卒们的兜鍪上,泛着冷硬的光。

原乙曲曲军侯何冰,正立在方阵前列。

他虽能力平庸,却素来勤勉,每日亲自督练。

这五百乡兵的架子终究是他一手搭起来的,操练得也算齐整。

此刻见何方身着曲军侯官服,与吴匡并马立于高台上,他心中早有预料。

先前吴匡已私下透过后,可当任命真要下达时,指节还是不自觉地攥紧了。

吴匡见人已到齐,当即纵马上前,勒住缰绳,洪亮的声音响彻校场:“奉大将军府令!

戊屯长何方,率部扫平邙山贼寇,斩杀贼寇数百,救回流民两千,论功升任乙曲曲军侯,即刻掌领乙曲五百部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