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为曹文诏运作升迁的同时,一个意外的惊喜也是从天而降。
这一日,曹文诏兴冲冲地来找赵子龙,身后还跟着一位风尘仆仆、面容与他有几分相似,粗犷彪悍的年轻将领。
“主公!您看谁来了!”
曹文诏声音洪亮,带着压抑不住的喜悦道:“这是末将的弟弟,曹文耀!如今在甘肃镇担任副参将,此次奉命押送一批军械往辽东,途经山东,特意告假来看我!”
赵子龙眼前一亮!曹文耀!也是明末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悍将,勇猛绝伦,号称“万人敌”!
他连忙起身相迎:“原来是曹文耀将军!久仰大名,如雷贯耳啊!”
曹文耀显然有些拘谨,他打量着眼前这位过分年轻的“主公”,又看了看堂兄对其恭敬的态度,心中惊疑不定。
他抱拳行礼,声音如同洪钟:“曹文耀见过赵……赵首领。”
他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称呼。
赵子龙不以为意,热情地拉着他坐下,吩咐上茶。
曹文诏在一旁绘声绘色地讲述起兴国军的种种,从高产的庄稼到犀利的火器,从平等的氛围到严明的军纪,再到刚刚举行的授衔大典。
曹文耀起初还带着几分军人的傲气和审视,但越听,眉头皱得越紧,眼神中的怀疑逐渐被震惊和不可思议所取代。
当曹文诏说到兴国军火炮的射程和威力,以及那“让所有人吃上饭”的口号时,曹文耀忍不住打断:“兄长,此言当真?世上真有如此地方?那朝廷……”
“文耀!”
曹文诏正色道:“为兄何时骗过你?你一路从甘肃过来,所见流民惨状如何?朝廷……哼,朝廷若能让人吃饱饭,何来这遍地烽烟?主公这里,才是真正做事、真正为百姓着想的地方!”
赵子龙适时开口,语气诚恳:“曹将军,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如让文诏陪你在这基地里好好转转,看看我们的军营、工坊、农田,甚至可以去流民安置点看看。如何选择,全凭将军本心。”
接下来的三天,曹文诏陪着曹文耀几乎走遍了莱州基地的核心区域。
看着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士兵,看着高效运转的工坊和丰收在望的田野,看着那些原本奄奄一息、如今脸上渐渐有了光彩的流民,曹文耀内心的冲击无以复加。
他出身军旅,深知大明官军的腐朽和民间疾苦,眼前的一切,与他认知中的世界截然不同。
第三天晚上,曹文耀独自来到赵子龙书房,噗通一声单膝跪地,抱拳道:“主公!俺是个粗人,不会说漂亮话!但这三天所见所闻,让俺心服口服!若主公不弃,俺愿效犬马之劳,追随主公,共创大业!只求主公应允,他日若与后金交战,让俺为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