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人生中许多事情都充满了无法预料的变数,命运常常会在不经意间给人开一个又一个玩笑。
那位离开羊峒智人部落王国(也就是三百万年后的九寨沟地区)的返星少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拼命逃离的路线竟然会兜兜转转地重新回到了岷江流域,就像是一个命运的轮回,让他又回到了开春逃亡之旅最初的起点。
他原本只是漫无目的地逃亡,既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没有规划的方向,单纯是为了活命而本能地朝着人迹罕至的地方奔逃,朝着高处奔逃,朝着雪山奔逃,结果他又差点上了岷山之顶。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正在沿着岷江逃窜,因为他唯一能辨认的只有岷江源头部分。
就这样阴差阳错地绕了一大圈,他最终又回到了这个不久前人类因保护岷江源头而上山时发现“黑白杀后国有一位来历不明的少年”,并怀疑那个少年——也就是返星少年是外星文明入侵者,从而逼得他只能提前一步逃走的地方。
此时,当少年的脚步接近岷山山腰时,眼前熟悉的景象逐渐让他认出了这个不久前刚刚生活了一个多月的地方,特别是远处那些标志性的黑白相间的竹熊,更是让他惊出了一身冷汗——这不就是岷江源头恒康多吉王爷的黑白杀竹熊的后国吗?他原本以为自己这段时间已经逃到了比较远的地方了,没想到自己的逃亡路线就像无头苍蝇一样混乱,最终又回到了开春出逃的原点。
值得庆幸的是,那些曾经与他朝夕相处的黑白杀竹熊朋友们此时并没有发现他的踪迹,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在极度的惊慌之中,返星少年急忙调整了自己的逃跑方向,他沿着泯江的江畔,朝着下游的方向继续仓皇逃亡。他的心中满是恐惧与不安,脚步匆匆,不敢有丝毫的停歇。
然而,命运仿佛总是喜欢对他进行无情的捉弄。还不到半天的时间呢,他就十分意外地察觉到了人类活动的踪迹。这可真是糟糕透顶了,他原本是想要竭力躲避人类的,可结果却阴差阳错地逃到了一个人类活动越来越频繁的地方。
这一发现使返星少年的内心充满了困惑与害怕。要知道,在当下这个特殊时期,人类为了生存,只能聚集在江边等靠近水源的地方生活。因为水源对于生存而言,那是绝对不可或缺的要素啊。尤其是在这种大旱之年,水的价值远远超过了其他一切事物,成为了最为珍贵的救命之宝,没有之一。
但是,更让这位少年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的是,明明在各地都能够看到张贴着通缉他的布告,那些布告上详细描述了他的外貌特征,并且明确指出他是一个危险人物。按理说,他在人类社会应该是人人喊打、避之唯恐不及的存在。可现实的实际情况却和他的预想截然不同,完全不是他之前所担忧的那样。如今的他已经丧失了隐身的功能,这就意味着他不可能做到完全避免与人类相遇。但奇怪的是,即便是在路上正面碰到了几个行人,他们也都对少年视若无睹,没有一个人向他投来带有怀疑意味的目光,这就像是有什么神秘的力量在暗中保护着他一样,让他既感到庆幸又觉得无比疑惑。
看来那些精心印刷的通缉布告算是白费功夫了。因为现在的他与画像中的那个少年形象已经判若两人。诗人幽林山一家送给他的两个鼓鼓囊囊的布袋子挂在脖子上,沉甸甸地垂在胸前,再加上一身幽林山的服装、手中的竹杖(那根可能暴露身份的青冈木杖已经被他藏在了崖缝中),以及随身携带的包袱,所有见到他的人都自然而然地把他当成了一个因干旱而外出寻找水源的外地普通村民。因此,幽林山一家送给他的食物和衣物不仅帮助他抵御了寒冷和饥饿,更意外地为他提供了一层天然的保护色,让他能够在没有隐身衣的情况下比较安全地混迹在有人的地方。
这位孤独的返星少年背负着双重沉重的负担——既有装满生活必需品的行囊,更有内心深处的恐惧与忧虑。他每迈出一步都像是拖着千斤重担,双腿仿佛被无形的铅块紧紧束缚,连最轻微的移动都需要耗费巨大的力气。急促的喘息声在寂静的夜色中格外清晰,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灼热的痛感。眼前这片危机四伏的区域随时可能暴露他的行踪,这个念头像毒蛇般缠绕着他的思绪,让他不得不绞尽脑汁寻找脱身之策。然而越是焦急,思绪就越发混乱,所有的逃生方案似乎都行不通。那个装满个人物品的旧包袱绝对不能丢弃,那是他存活至今仅有的家当的保障,同时,放蜂诗人一家好心相赠的那两个鼓鼓囊囊的布袋更不能扔——里面装着的不仅是食物和衣物,更是维系生命的希望,足够支撑他度过接下来一段艰难的逃亡日子。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特殊的意义,舍弃任何一样都可能让他陷入更危险的境地。他唯一舍弃的便是那根陪伴他数月的木杖,临时换了一根竹杖。只因那根木杖既被画在了通缉他的布告上,又被写在了通缉他的布告里,再使用它,无异于自投罗网,只能依依不舍地将它藏在了一个崖缝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一天,阳光洒在大地上,戴着挂耳面罩的返星少年步履蹒跚地走着,他感到十分疲惫,于是便坐在岷江边发起了呆。他的目光缓缓地环顾着四周的环境,苦苦思索着,可依然没有想到能够快速离开岷山的好办法。他静静地坐在那里,呆呆地注视着眼前的岷江,看着那奔腾不息的浪花不断地翻滚、跳跃,仿佛有着无尽的生命力。就在这一刻,突然之间,他的脑海中像是有一道闪电划过,灵光一现,一个大胆而又充满冒险性的计划开始在他的脑海里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这个想法的产生看似是瞬间的灵光闪现,但实际上绝非偶然。它是源于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返星少年与黑白杀竹熊在岷山密林竹篁中共同生活的那些难忘经历。在那片神秘的林竹中,他们相互依靠,相互帮助,而生活中每天见到的吃的用到的都是各类竹子。同时,也得益于刚刚他在羊峒智人部落王国与放蜂诗人一家短暂却温馨的巢居生活所获得的启示。在那个独特的部落里,他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淳朴而真挚的情感,这些都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内心,为他带来了许多思考。
受到这些丰富而独特经历的启发,返星少年立刻行动了起来。他利用周围随处可见的竹子,还有那些坚韧无比的藤蔓,凭借着自己有些笨拙但不怕辛苦的手,经过一番用心的编织和打造,制作出了一个简易但却非常结实的竹筏。这个竹筏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却凝聚了他当下所有的智慧和勇气,是他即将踏上冒险之旅的重要工具。
就这样,这天清晨,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漂流之旅,顺着岷江湍急的水流一路向下。沿途两岸的美景如同画卷般飞速展开:雪白的李花、粉嫩的桃花、洁白的梨花、绚烂的樱花,还有数不清竞相绽放的野花,如同繁星般扑入他的眼帘。这绚丽的景象,恍若三百万年后人类发明的一款电脑屏保,美得令人窒息,却又转瞬即逝。
这漂流的速度,简直快得令人难以置信,比他当初在原始莽林中仓皇逃命时的速度快了何止十倍!
湍急的岷江水流如同一头脱缰的野马,凶猛地裹挟着他乘坐的竹筏,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向下游狂奔而去。就在当天夜幕缓缓降临之前,他已经在简陋却坚韧的竹筏上漂流了许久,穿越了一个又一个陌生之境,其中就有这个在三百万年后将被人们称为汶川的地方。
随后,他艰难地操控着竹筏,在下游不远处发现了一处隐蔽而相对平静的河湾,于是在那里战战兢兢地度过了充满恐惧和不安的第一夜。回想起这一天惊心动魄的经历,他仍然心有余悸。在这一整天漫长而又危险的漂流过程中,为了确保自己能够继续前进并活下来,他不得不多次停下脚步,对因水流冲击而受损的竹筏进行紧急修整,前前后后总共进行了四次之多,每一次都充满了紧张与挑战。
在第二天的清晨时分,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返星少年便开始了对陪伴自己一路漂流的竹筏进行第五次全面且细致的修整工作。他目光专注而坚定,先是精心挑选了一些新鲜且结实的竹子,又找来了极为坚韧、充满弹性的藤蔓。随后,他耐心地将那些在之前湍急的河流冲击下已经出现破损或者松动的部分,小心翼翼地一一替换掉,每一个步骤都做得一丝不苟。
当整个加固工作彻底完成之后,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迟疑,心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毅然决然地再次踏上了充满挑战与未知的旅程。他越来越熟练地驾驶着那简陋却坚固的竹筏,在岷江之中顺流而下。
岷江的河水汹涌澎湃,水流湍急得如同无数头暴怒的野兽在奔腾咆哮,巨大的水花肆意地翻滚着,撞击着竹筏,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然而,这一切并没有让他有丝毫的畏惧和退缩,他凭借着自己的勇气和智慧,继续向着未知的前方勇敢前行,去探索那神秘而又充满诱惑的世界。
当天色渐渐暗下来,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天边的云彩,返星少年再一次把竹筏停靠在岸边。这一次,他对竹筏进行了比之前更加细致入微的处理。他仔细检查每一处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哪怕是一道细小的裂纹都不放过。他用有些熟练的手法对竹筏的各个部分进行加固和调整,就是为了确保这个承载着他全部希望的竹筏能够在第二天的漂流过程中依然坚固耐用,足以应对各种复杂而危险的水况。
次日午后,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逃亡中的返星少年正孤独地漂流在河流之上,身处逃亡之中的他,内心满是紧张与不安。
当竹筏漂流到三百万年后被人们称为映秀的那处河段时,意外毫无预兆地发生了——他所乘坐的竹筏突然狠狠地撞上了一块突出于江面之中的巨石,这块巨石仿佛从水中冒出来一般,巨大的冲击力让竹筏瞬间就四分五裂开来,竹筏的碎片朝着四周散落,飞溅起无数的水花。他整个人和携带的物品也被惯性高高抛起,最后坠落在江心石上。
小主,
两岸的民众听到这巨大的撞击声后,纷纷闻声赶来,越聚越多。他们原本怀着善良的心思,想要对遭遇意外的少年施以援手。然而,当他们看到少年虽然浑身湿透,但却并没有受什么大伤,并无什么大碍,只是背着自己的包袱有些发懵地水淋淋地坐在江心石上,大家原本紧张的心情一下子放松了下来。再看少年那一身狼狈而又有些滑稽的模样,村民们不禁兴高采烈地指指点点起来,嘴里议论纷纷,话语中充满了好奇与惊讶。是啊,在他们的生活经历里,这样的场面可是从来都没有见过的呢。当然,他们一边说着,一边也在想办法怎么帮助少年从江心石上越过激流,到达岸上。
最终,在众人的齐心协力帮助之下,被困在江心石上的少年经过多次反复,抓到了大家提供的几根连在一起的竹子。
岸上一群人拉着竹子一头,江中少年独自抓着一头,然后进入水中,双方的情形如同拔河一般。
借助长长竹线作牵引,少年越过了汹涌湍急的水流,每一步都走得格外谨慎,就这样都几次险些脱手。
经过惊心动魄的努力,少年终于成功地踏上了坚实的岸边,安全地脱离了险境。
看着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少年心中涌起一阵恐慌。他不敢在此处多做停留,生怕有什么意外发生。于是,趁着人群的混乱,刚爬上西岸的他,在众人充满好奇的询问声中,头也不回地向着西边飞快地逃去,身影很快消失在众人的视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