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处的两座船坞里,最新一代 054B 型护卫舰正在并行建造。
与旧型 054A 相比,054B 的舰体更小巧,采用全角隐身设计,具备更高的自动化程度与巡航效率。
“玄鹭”号的外壳已经封舱,甲板上焊接痕迹整齐细密;“涛隼”号则稍慢半拍,舰桥上的战术通信桅杆刚刚吊装到位,工人们正忙着完成焊接和数据线铺设。
「玄鹭」号建造进度:71.4%「涛隼」号建造进度:63.9%
核心推进系统安装:完成 近防武器系统调试:进行中
预计同步海试:D-26
随着焊枪的火花在甲板上跳跃,机器轰鸣与海浪拍击声交织,整个铁湾港仿佛一台庞大的战时工厂。
在这片灯火通明的钢铁之森里,一头又一头海上巨兽即将被唤醒。
在战舰们所在船坞的另一侧,两条常规动力攻击型潜艇正在进行海试程序。
与庞大的驱逐舰不同,这两艘潜艇的尺寸相对紧凑,采用了最新一代的高压钛合金壳体与耐压结构,全长仅七十余米。
由于体型较小,它们无需像大型战舰那样分段组装,而是整船在内陆完成建造后,直接通过运输平台运送到这里,再进行最终的系统调试与海试。
船体外表的消声瓦在潮湿的空气下泛着深沉的亚光,艇首的声呐球舱微微露出水面,仿佛一头静伏在海中的捕猎者。
码头上,工程师们正忙碌地完成最后的压载系统校准与水下通信测试,几名潜航员穿着轻型抗压作业服在登艇前检查呼吸器与救生系统。
随着海面轻轻荡开的波纹,两艘深灰色的艇影静静伫立在灯火下,犹如潜藏于夜海深处的幽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由于搭载了舰载人工智能,艇上的大部分控制与作战功能实现高度自动化,使得艇员数量大幅减少。得益于这一设计,以及它们搭载的低噪推进系统与高效空气独立循环模块,让它们在水下能够连续静默航行数月——比起旧型号的潜艇,相当惊人。
因此,这两艘潜艇既能在近海执行快速反应任务,又能在不依赖补给的情况下完成远洋部署,无论是反潜、反舰,还是隐蔽侦察与情报作战,它们都被视为未来海上博弈中的核心利器。
铁湾港的灯光照耀下,水面微微荡漾,而这两只水下猎手仍在沉默。
————————————
新任的新星基地海军司令 王平波站在高处,眺望着铁湾港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
焊花在夜色下四处飞溅,巨型吊臂与运输平台昼夜不停,三艘战舰的钢铁骨架正在迅速拼合成型。他心中喜悦多于担忧,但眉宇间仍隐隐透着几分疑虑。
他拿起通讯器,接通了程志诚:“程司令员,港口还没完全建好,就要总装船只……我总觉得,你是不是操之过急了?”
“我个人其实也略有此虑。”程志诚的声音在耳机里响起,低沉而平稳,“但考虑到我们迟早要与袭击过我们的塔拉西亚联邦交战,以及那套未知的生物催化技术进行探索,这支舰队必须尽快投入使用。海上行动,没有护航不行。”
“退一万步来讲,万一与瓦尔滕帝国发生冲突,拥有一支海军也可以威胁瓦尔滕帝国绵长的海岸线。”
王平波眉头轻蹙:“我理解战备的需要。但……港口勘测数据还不完整,尤其是海况、潮汐、地磁异常,很多区域我们甚至没有完成全息扫描。这对海军来说,是一个极不小的风险。”
通讯另一头沉默了一瞬。
“嗯……你说的这点,我确实没考虑到。”
老陆军出身的程志诚并没有王平波想的这么细致,“不过这次的排期并不是我个人的决定,而是‘长征’做的综合统筹安排。或许……你该直接和它沟通一下。”
————————————
王平波推开厚重的合金舱门,走进控制大厅。
墙面镶嵌的曲面屏上,实时投影着铁湾港的作业情况:船坞进度、能源消耗、潮汐曲线、声呐干扰数据……所有数据在冷白光下交织,仿佛一幅不断变幻的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