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茹挥洒的丰饶之雨,已彻底解决了北直隶地区的饥馑之忧。农户们脸上洋溢着踏实而期盼的笑容,往日里刻在眉宇间的愁苦被一种忙碌的喜悦所取代。粮食,已不再是问题。
京城的另一项神迹——那能“祛百病、肉白骨”的金水河。
圣水能愈百病、延寿元的消息,早已随着商旅、信使传遍北直隶,引得四方百姓翘首以盼,心向往之。
崇祯皇帝深谙恩泽普惠之理,更明白这圣水是稳固民心、彰显皇恩的天赐利器。在征询了蚣蝮的意念并确认金水河水量充沛、生机盎然、取之不竭后,他下达了一道极其得人心的旨意:
“着内府监、顺天府会同太医院,每日定量汲取金水圣水,以特制铁桶密封,由京营精骑分遣各路,快马输送至北直隶各府州县治所。各地官府需设沐恩亭妥善接收,张榜公告,依例发放,优先供给鳏寡孤独、残疾及沉疴难起之贫苦百姓,不得有误!若有贪墨、克扣、徇私者,一经查实,立斩不赦!”
旨意一下,一套高效的运转体系迅速建立起来。
每日拂晓,内府太监便率人在金水河特定河段,以玉器汲取清冽的圣水,注入特制的、内衬瓷釉的沉重木桶中,加盖封条。
京营骑兵接过水桶,绑于快马之上,如离弦之箭般奔向四面八方。
通往各州府的官道上,时常可见马蹄翻飞、背负“圣”字旗的疾驰骑士,百姓见之,无不肃然起敬,纷纷让道。
各州县的“沐恩亭”迅速成为当地最引人瞩目的地方。每日都有大量民众聚集,等待着京营快马的到来。
当圣水桶被小心翼翼地抬入亭中,开启封条的那一刻,弥漫开来的生机气息便让等待的人群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欢呼。
发放过程井然有序,由地方官、医官和乡老共同监督。虽无法像京城那般人人可得,但至少让那些错过了丰饶之雨且最需要救命的人看到了希望。
一位被顽疾折磨得奄奄一息的老儒生,饮下分到的半碗圣水后,竟当场呕出数口淤积多年的黑血,随即呼吸顺畅,面色红润,挣扎着向京城方向磕头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