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还未下船。
晏羽嘴角上拉,露出酒窝,做出标准笑容。
在码头上作揖道:“西乡晏羽,见过宋先生。”
这就是宁州山匪。
两三百人立于城门外,笔直站立,气宇轩昂,精神抖擞。
丝毫不惧风雪严寒。
还有那匪首晏羽。
除了那风雪下的光头,其言行举止,与读书人无异。
宋应星也赶忙回礼道:“奉新宋应星,见过校长。”
校长?
不错!
刚到宁州就称呼校长,这思想觉悟就不错嘛。
晏羽牵住下船的宋应星道:“我有宋先生相助,有如刘玄德得孔明,霸业可期!”
“校长是不是误会了,宋某就一教书先生。”
“宋先生教书是副业,天工开物才是主业吧!”
“校长怎么知道天工开物,那不过是杂学,宋某也只是仕途无望,才整理着作这么一本无用杂学。”
“呵呵!无用杂学?若是腐明朝廷能把天工开物吃透,并继续深究拓展,腐明朝廷再来一个中兴也不无可能。”
虽说晏羽知道。
王朝末期,都是积重难返。
光靠科技爆发也不可能中兴。
但是忽悠忽悠读书人,用来吹捧吹捧读书人,还是可以的。
果然!
晏羽的吹捧,宋应星很是受用。
宋应星完全没了紧张害怕之色。
反而腰杆挺得笔直。
谦虚回道:“校长是不是误会了,我这杂学能有这么大作用吗?”
“在无知的腐明朝廷,士绅权贵眼中,宋先生杂学乃是奇技淫巧,但在我眼中,这可比黄金美女更诱惑人。”
“校长觉得杂学可中兴大明,何不献与朝廷,换取功名爵位。”
得!
上一句话白说了。
晏羽做出一个“请”的手势。
邀请宋应星走在前面。
宋应星也很自然回了一个“请”的手势,请晏羽走在前面。
礼仪到了。
晏羽便边走边说道:“宋先生可知我西乡人民军,也从事商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