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贡院外墙之上,一张丈余宽的金色榜单在秋日阳光下熠熠生辉。墨迹淋漓,书写着此次“大比”的最终结果。榜下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人头攒动,喧嚣震天。
“中了!我中了!”一名布衣士子看清榜上自己的名字,激动得浑身颤抖,勐地抱住身旁素不相识的人又跳又笑,状若疯癫。
“唉……还是落榜了……”更多的人则是颓然叹息,或掩面而去,或呆立原地,面露不甘。
“快看!策论科头名,韩洙!是那个从江北来的韩先生!”
“明法科魁首,沈括!苍梧沈家的人?没听说过啊,怕是寒门出身……”
“明算科第一,周胤,合浦人,据说是工匠之家?”
议论声、惊叹声、惋惜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股巨大的声浪,冲击着古老的泉陵城墙。金榜之上,寒门士子的名字赫然占据了近半壁江山,如同一股清新的劲风,吹皱了交州士林这一池看似平静的湖水。
州牧府内,陈暮正仔细翻阅着最终确定的录取名单及对应的试卷誊本。徐元与庞统分坐两侧。
“韩洙之策论,高屋建瓴,见识非凡,尤其对各方势力剖析,可谓一针见血。”徐元指着其中一份试卷,赞不绝口,“其言‘处四战之地,当如砥石,外御冲击,内磨锋芒’,深合主公之志。”
庞统阴恻恻地道:“沈括明法之判,不尚空谈,注重实务,于蛮汉纠纷一案之处理,既维护法度威严,又兼顾边疆稳定,是个能办事的。周胤之算学,于粮储转运、工程营造方面,计算精妙,远超同侪,工曹亟需此类人才。”
陈暮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一个个陌生的名字,眼中流露出浓厚的兴趣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他知道,这些名字的背后,是交州未来的希望,是打破陈规、激活生机的种子。
“传令,三日后,州牧府正堂,吾将亲自召见此次大比名列前茅者。”陈暮放下名单,语气沉稳,“元直、士元,届时你二人一同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