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牧府内,陈暮拿着这份迟来却依旧震撼的情报,久久不语。他与周瑜虽为死敌,数次交锋,你死我活,但对于这位才华横溢、风华绝代的对手,他内心深处始终存有一份敬意。周瑜的存在,如同一面镜子,也如同一块磨刀石,逼迫着他不断成长,不敢有丝毫懈怠。如今对手骤然离世,他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反而生出一种复杂的感慨,以及一种山雨欲来的沉重。
“周瑜……竟真的去了……”庞统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唏嘘,即便是他这般冷酷之人,对于周瑜的早逝,也难免有兔死狐悲之憾,但更多的,是对于局势剧变的敏锐判断。“主公,江东柱石已折,荆南动荡,此乃天赐良机!”
赵云、黄忠、魏延(已被从石鼓渡召回)等将领的目光也瞬间变得炽热起来。周瑜在世时,如同一座大山压在交州北境,如今山崩了,北进的阻碍似乎瞬间小了许多。
魏延迫不及待地抱拳道:“主公!周瑜既死,江东群龙无首,军心涣散!末将愿为先锋,即刻出兵,夺回零陵、桂阳,甚至直取江陵!”
黄忠也抚须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若能趁此良机,一举拿下荆南,我军便有了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的根基!”
就连一向沉稳的赵云,眼中也闪烁着意动的光芒。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陈暮身上,等待着他的决断。这是交州政权成立以来,最好的一次扩张机会。
陈暮缓缓走到地图前,目光扫过零陵、桂阳,掠过江陵,最终停留在更北方的襄阳,以及西面的益州。他沉吟良久,方才开口,声音沉稳而冷静:“周瑜新丧,江东悲痛,军心不稳,确是良机。然,诸位可曾想过,若我军此刻大举北进,曹操会作何反应?他会坐视我们吞并荆南,实力暴涨吗?”
众人一怔。
陈暮继续道:“孙权虽痛失臂膀,但江东根基尚在,鲁肃、程普、韩当等皆非庸才,绝不会坐以待毙。一旦我军北进,很可能迫使孙权放下与刘备的龃龉,甚至与曹操暂时妥协,共同应对我们。届时,我们将面对曹、孙两家联手,局势危矣!”
他顿了顿,手指点在地图上:“更何况,荆南新附之地,民心未定,若仓促夺取,消化不良,反成累赘。周瑜虽死,然其生前部署仍在,韩当仍据守泉陵,江陵城坚池深,急切间难以攻下。一旦顿兵坚城,迁延日久,变故必生。”
庞统细眼闪烁,接口道:“主公所言极是。急于求成,反受其害。当此之时,我军当以静制动,外示缓和,内修甲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暮点头,决断道:“传令北境各部,严守现有防线,不得擅自出击。可适当减少边境摩擦,释放部分江东俘虏,尤其是那些伤兵,以示缓和之意。同时,以我交州牧名义,遣一使者前往江陵,吊唁周瑜。”
魏延有些不解:“主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