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兵器短缺愁眉展

“要塌。”他说,“这地方不安全。”

“再往前二十步。”艾琳在后,“如果没收获,原路退出。”

他们继续爬行。拐过一道弯,洞体略宽,角落堆着一团黑影。丁举火靠近——锄头、镰刀、断矛、车轴铁箍,全都锈得发脆,却未完全腐烂。粗略估算,足有百斤以上。

“能用。”比尔伸手敲了敲一截铁条,声音清脆,“虽然杂质多,但清洗熔炼后,至少能出六十把矛头。”

“小心清运。”艾琳下令,“布裹,手提,别刮出响动。彼得那边已经安排两人在半山接应,防着有人盯梢。”

回程缓慢。六人分成两组,每趟运三十斤,往返三次。最后一趟出来时,天色已近黄昏。铁料全部入库西仓,门窗钉死,派专人看守。

当晚,铁匠铺炉火重燃。

比尔蹲在炉前,亲手分类铁料。锈重的先泡酸水,带泥的刷洗晾干,能直接熔的挑出备用。高炉烧了一夜,柴火不足时,艾琳下令拆解两辆报废耕车,连同村民送来的干燥藤条一同投入。

火焰从暗红转为橙白,炉温终于达标。

比尔赤膊上阵,挥锤锻打第一块铁坯。火星四溅,铁块在砧上延展成薄片,再卷刃、淬火、回火。他额头沁汗,手臂肌肉绷紧,每一锤都稳准狠。

艾琳坐在角落木凳上,盯着炉膛。她不插手,也不催促,只是每隔一刻钟起身查看一次火势,调整风门。

第二日午时,第一批成品出炉。

二十柄长矛,矛头锐利,杆身笔直;十五把短剑,单刃开锋,柄尾配重合理;另有一百二十枚三棱箭头,尖锐如刺。全部经过试击检验,无一崩裂。

打谷场中央,村民列队等候。

每户派一人上前,登记姓名、领取兵器。长矛交予前线主力,短剑分给后备巡哨,箭头则集中送往弓组。艾琳亲自点验,逐一核对编号。

一名老农接过短剑,反复摩挲刃口。“这铁……比以前的扎实。”

“是旧物重生。”艾琳说,“每一寸铁,都曾在这片土地上耕过地、推过车、护过家。现在,它该上战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