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好奇,为什么永乐帝朱棣会选一个太监去下西洋?】
天幕下的朱棣,百忙之中从堆成山的奏折里抬头,
“到咱大明了?”
下一秒,朱棣深叹一口气,认命般地加快手上的动作。
“唉,太子一病,怎么受苦受难的就是朕了。”
太子朱高炽按照太医的医嘱,调理身体有一段时间了,
可奏折就在那里,不是老爹上,就是儿子去做。
时间一长,朱高炽累倒了。
现在正卧病在床,可太医说这不是坏事,
“太子身上的一些小毛病爆发,显现出来了,臣正好对症下药,
这下精心养一段日子,太子的身体便能更强健了。”
要说朱棣现在最担心什么,
无外乎大儿子和好圣孙的身体和健康了。
原因无他,朱棣实在怕了。
怕他驾鹤西去后,没有俩人看着,又出现一个“朱祁镇”。
他朱老四一辈子没怕过什么,
现在呢,朱祁镇除外。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坏人绞尽脑汁,还不如蠢人灵机一动。”
朱棣:厌蠢蟹蟹。
为了大明的未来,
永乐大帝无奈放下了心中的“出游计划”,
哦,不是,是参加北边的“特色爬冰卧雪活动”,
现在只能在家,参与下“爬奏卧折”了。
【你以为的郑和:娘们唧唧的太监,领着商队去南洋做买卖,
到处遭人冷落,四处寻求接纳,唯唯诺诺,低声下气。】
【而东南亚眼中的郑和:身长八尺,腰大十围,步行如虎,眉目分明。】
【十几岁就追随朱棣,南征北战,立功无数。】
【靖难之役,更是一路跟随朱老四打进来。】
【大帅领着200多艘船只,2万多名经历无数征战的精锐之师南下南洋。】
【嘴上说着自由贸易,可他卖东西时,要求对方用金银付款。】
【买东西的时候,用的却是大明宝钞。】
【嘴上说的“大明,以怀柔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