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都城门即将关闭之际,一队人马驻足于城门前,值勤的士兵上前询问:
“你们是什么人?为何这个时辰才进城?”
一位应该是管家的人物上前回话:
“我们自金陵远道而来,因路途漫长,一路急行,故此时方才入城。此乃我们的通关文书。”
兵士接过来一看,便道:
“你们先在此等候,我去禀报上官!”
不多时,一位将领便跟着兵士前来,将领恭敬道:
“敢问车内是否是大儒邸先生?”
邸老爷撩起窗帘:
“正是老夫。”
“末将何广岳见过邸先生!左相已打过招呼了,现在便可进城。”
“好,多谢大人!”
车队缓缓进城,邸老爷向车厢外的管家问道:
“老许,宅院安排好了吗?”
“回老爷,二小姐早已安排妥当,咱们直接过去便是。”
“好!”
透过车窗,邸老爷凝视着京都的夜景,感触良多,他上一次来京都,还是为了接回他夫人嬴柏蓁的遗体和邸阳生回金陵,一别十多年了,又回到了这个令他难以释怀的地方!
左相府,下人回报:
“相爷,邸老爷一家已经进城了。”
“嗯,知道了。”
这时一名中年美妇缓缓而来,左相见之,微笑道:
“静姝,你兄长已经进城了,现在估计快到宅院了。”
“妾身谢过夫君。”
“你我之间,又何须谈谢!等他们安顿好了,咱们再去拜访。”
“嗯,听夫君的。妾身也是想不到,兄长还会有求助妾身的一日!”
左相叹了口气:
“当年的事也说不清楚,可你们怎么说都是兄妹,能帮忙的还是帮帮吧。”
“这能怪谁,还不是他自己造的孽!现在才想起来要补偿自己的儿子了?”
“静姝,这么久了,你就不打算去见见那小子?”
“哎,见了又能如何?妾身是没脸去见他,况且,他还认不认妾身这个姑姑还不一定!倒是夫君,你说知墨的事能成吗?”
“我知道你想撮合知墨和那小子,但现在的情况估计悬,那小子现在锋芒毕露,后续肯定会风波不断!再者,他主动入赘去老陆家,又和昭阳郡主牵扯颇深,知墨和陆丫头又情同姐妹,这事,还是顺其自然吧!”
“哎,也只能这样了!”
看到这里,各位是不是有些莫名其妙?其实,故事是这个样子的......
邸阳生的父亲,即邸老爷,现年五十有余。他这一房共有三兄妹,他居长。老三亦居于金陵,正是邸惟熙的父亲。排行第二的则是当今左相的夫人,邸静姝。
左相如今六十多,严格来说实则与陆执信的爷爷老镇国公以及忠勇侯他们是一辈人,只比他们年轻一些,但比之邸老爷兄妹却又大了整整一圈!与邸静姝妥妥的老夫少妻!
然而,邸静姝并非左相的原配夫人。左相的发妻在诞下儿子时不幸因血崩去世,彼时左相年仅二十出头。
他独自一人将儿子抚养成人,直至其及冠之年。儿子自幼独立自主,很快也成家立业,颇为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