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资本暗刃

他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何记”正在发展的关键期,“厨师学堂”拓展、预制菜研发、新加坡合作,都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一旦市场信心动摇,融资受阻,所有计划都可能搁浅,甚至动摇现有业务的根基。

晚饭时,何晓也察觉到了异样。他最近正踌躇满志地推进预制菜的产品定型,听到父亲和欧阳文山的通话片段,忍不住问道:“爸,是不是融资出了什么问题?是不是那些基金觉得我们的预制菜项目风险太高?”

看着儿子脸上显而易见的焦虑,何雨柱反而冷静下来。他不能自乱阵脚,尤其不能在儿子面前显露慌乱。

“晓儿,做生意,有顺境就有逆境。有人看空,很正常。”何雨柱给儿子夹了一筷子菜,语气沉稳,“关键是我们自己不能慌。我们的预制菜方案,是基于市场调研和扎实的菜品基础的,只要产品过硬,不怕没人认。现在要做的,不是去辩解谣言,而是把产品做得更好,用事实说话。”

话虽如此,何雨柱深知必须主动出击。被动等待,只会让谣言发酵,信心流失。他再次拨通了欧阳文山的电话。

“欧阳主编,两件事。第一,立刻联系和我们关系最铁的那几位餐饮评论家和财经记者,不用直接辟谣,就请他们客观报道一下‘何记’近期在菜品创新、学堂发展和新加坡合作上的实际进展,用正面新闻对冲负面消息。第二,帮我约一下‘丰裕资本’的郑总,我记得他以前对消费品品牌很感兴趣,为人也正派。”

何雨柱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稳定舆论,另一方面,主动寻找真正有实力、有远见的战略投资者,用实实在在的合作来粉碎谣言。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仅仅依靠自身积累滚动发展,必须学会借助资本的力量来抵御资本的攻击。

几天后,在欧阳文山的安排下,何雨柱与“丰裕资本”的创始人郑总在一家安静的茶室会面。郑总年约五十,气质儒雅,是业内少数注重企业长期价值而非短期套利的投资人之一。

何雨柱没有绕弯子,直接将目前遇到的困难和“何记”未来的发展规划和盘托出,包括对预制菜和海外拓展的构想,也坦诚了面临的质疑。

郑总安静地听着,偶尔问几个关键问题。最后,他沉吟片刻,说道:“何先生,不瞒您说,最近市场上的风声,我也有所耳闻。但这种针对成长性企业的恶意做空,并不罕见。我看重的是企业的基本面和团队的执行力。‘何记’的品牌价值、您的手艺和团队,是别人抄不走的护城河。至于预制菜赛道,市场前景广阔,但竞争激烈,关键看产品差异化和品牌赋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