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继续道:“我辈读书人,寒窗十载,所为何来?无非是‘仁义’二字,是‘道义’二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今,我苏家虽非大富大贵,但有屋可居,有田可耕,温饱无虞。这些财宝,于我们而言,并非必需,反而可能招来不必要的觊觎与麻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婉娘静静地听着,眼中流露出赞同与理解。
苏文轩深吸一口气,说出了他思考已久的决定:“因此,我意已决。将这些财宝,除留出少许,作为你日后出嫁的嫁妆,以及家中必要的应急之需外,其余……尽数捐出!”
“捐出?”苏婉娘虽然隐约猜到,但还是确认道。
“对,捐出!”苏文轩语气斩钉截铁,“就捐给咱们杨柳村的学堂!用以修缮那早已破旧不堪的校舍,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明亮坚固的学习之所;增购经史子集、百家着作,充盈学堂书库,让更多学子有书可读;更要设立一个‘苏氏助学基金’,专门用于资助那些如同哥哥当年一般,家境贫寒、生活困顿,却一心向学、品学兼优的子弟!免除他们的学费、书本笔墨费用,甚至提供一些生活上的补助,让他们能够无后顾之忧地潜心向学,追求功名与大道!”
他的声音逐渐高昂,眼中闪烁着理想的光芒:“如此,方不负先人积德行善之初心!也能将这些惹祸之物,转化为造福桑梓、培育人才的善举,为我们苏家积些真正的福报,告慰父母在天之灵!婉娘,你觉得如何?你可愿意支持哥哥这个决定?”
苏婉娘听着兄长这番肺腑之言,看着他眼中那清澈而坚定的目光,心中充满了敬佩与感动。她毫不犹豫地郑重颔首,声音清脆而坚定:“哥哥所言,正是妹妹心中所想!钱财本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用之有道,方能彰显其价值,福泽绵长。若用于个人享乐,不过是镜花水月,甚至可能招灾引祸;但若用于助学兴教,培育英才,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莫大善举!妹妹万分支持!我们苏家,就当如此!”
兄妹二人相视而笑,一种超越了财物、源于共同信念与善良本心的温暖与力量,在彼此心间流淌。那箱曾经闪烁着冰冷诱惑光芒的财宝,此刻在他们眼中,仿佛已化为了未来学堂中朗朗的读书声,化为了无数寒门学子眼中希望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