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寒夜更声,窗台馒头

“是张大哥吗?”

“是,是我。”张老实忙应道。

“张大哥,你天天夜里巡更,顶风冒雪的,实在辛苦。”李寡妇的声音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句,“这馒头……是谢你上回帮我修屋顶的。一点心意,你别嫌弃。”

修屋顶?

张老实怔了怔,努力在记忆中搜寻。半晌,他才恍然想起,大约是半个多月前,秋末最后一场冷雨,他巡更时恰巧看到这屋子屋顶漏雨,雨水顺着椽子往下淌,屋里想必十分狼狈。第二天白天,他闲着也是闲着,便找了点旧瓦片和泥灰,顺手帮她把漏雨的地方给修补好了。那对他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看到别人有难处,能帮一把是一把,事后便忘得一干二净。却万万没想到,这件他早已遗忘的小事,对方竟一直铭记在心,并且用这种持续而沉默的方式,夜夜予以回报!

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猝不及防地涌上张老实的心头,迅速流向四肢百骸,竟让他觉得这腊月的寒风,似乎也不那么刺骨了。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推辞的话,比如“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比如“李娘子你也不宽裕,不必如此”,但话到嘴边,却变成了一句干涩的:

“那……那点小事,不值当……不值当天天送馒头的。”

“张大哥你就拿着吧,”屋内的声音带着一丝恳切,“我屋里……还有。你巡夜辛苦,垫垫肚子,也好暖和些。”

话已至此,张老实再也说不出拒绝的话来。他伸出那双布满老茧、冻得通红的手,小心翼翼地拿起窗台上那两个已经有些冰凉的馒头。馒头入手,带着冬夜的寒意,但他却觉得重若千钧。

他低下头,就着灯笼微弱的光,轻轻咬了一口。馒头确实已经凉了,口感有些硬实,但咀嚼之下,属于麦子特有的、朴素的香甜气息,渐渐在口腔中弥漫开来。这味道,远胜过于他以往吃过的任何山珍海味。它不仅驱散了身体的些许寒意,更填补了内心深处某种长久的空旷与孤寂。这是一种久违的、来自他人的、纯粹的善意与尊重。

从那一夜起,每晚三更时分,从李寡妇家窗台上取走那两个或热或凉、但总是准备好的食物——有时是馒头,有时是包子,有时是烙饼——成了张老实与李寡妇之间一种无声的、心照不宣的默契。他不再询问,她也不再解释。一条由善意编织而成的、微弱的纽带,在这寒冷的冬夜里,将两个卑微而善良的灵魂,悄悄地联系在了一起。

然而,无论是张老实,还是窗内那个辛勤绣花的女子,此刻都未曾料到,这源自感恩的微小善举,最终将会牵引出怎样一段波澜云诡、交织着阴谋与冤屈的命案,又将他们的命运,推向何等不可预测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