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祯十五年,中原大地烽火连天。李自成的农民军与明军厮杀正酣,关外的清军却趁虚而入,铁蹄踏破长城防线,如潮水般涌向中原腹地。襄城这座千年古城,因地处要冲,成为清军必争之地。
时值深秋,寒风萧瑟。襄城守将傅汝城伫立在城楼上,凝望着远方卷起的漫天尘土。他年约四旬,面容刚毅,身披铁甲,腰佩长剑,正是东汉襄城名将傅俊的后人。傅家世代镇守襄城,至今已历十七代。
“报——”探马飞奔上城,“清军先锋距城已不足三十里!”
傅汝城眉头紧锁,沉声问道:“敌军兵力几何?”
“漫山遍野,望不到尽头,至少十万之众!”
傅汝城挥手让探马退下,转身对副将道:“传令各门,立即关闭城门,全军进入战备状态。”
襄城自春秋时期始建,历经千年修缮。明代万历年间,城墙由土墙改建为砖墙,墙高四丈,基厚三丈,护城河宽达五丈,堪称中原最坚固的城池之一。傅汝城麾下有八万将士,粮草充足,足以长期固守。
然而此刻,站在城楼上的傅汝城却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他自幼熟读兵书,历经战阵,从未有过如此不安的感觉。
“父亲。”一个年轻将领走上城楼,正是傅汝城的独子傅昌国。他年方二十,却已屡立战功,是襄城军中公认的后起之秀。
“昌国,你来得正好。”傅汝城指着远方的烟尘,“清军此次来势汹汹,必是志在必得。”
傅昌国凝目远望,轻声道:“父亲可记得三个月前的那场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