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古寺疑云

寒风凛冽,卷起地上枯黄的落叶,在空中打着旋儿。青峰山蜿蜒的山道上,一个青色的身影正不疾不徐地前行。清玄子紧了紧身上的道袍,抬头望了望天色。暮霭沉沉,远山如黛,最后一抹残阳的余晖正迅速被灰蓝色的云层吞噬。看来,今夜又免不了一场风雪。他估算着行程,目光落在前方山坳处——那里,慈云寺的飞檐翘角依稀可见。

慈云寺。清玄子并非第一次听闻此寺。多年前云游至此的师叔曾提起,此乃百年古刹,香火鼎盛,住持慧明法师更是位德行高洁的大德,精通佛法,悲悯众生。彼时寺中梵音袅袅,信众如云,实乃一方净土。想起师叔当年的描述,清玄子嘴角不由泛起一丝温和的笑意。能在这样的清修之地借宿一宿,涤荡连日赶路的风尘,亦是缘法。

越是临近山门,清玄子却微微蹙起了眉头。山道两旁,似乎不如想象中那般整洁,枯枝败叶堆积,显得有些荒疏。空气中,也隐隐传来一丝若有若无的……异样气息,并非单纯的檀香,倒夹杂着些别的什么,令他灵台微微一凛,那是长期行走江湖历练出的直觉。

终于行至寺门前。古旧的匾额上“慈云寺”三个鎏金大字,虽略显斑驳,却仍透着昔日的庄严。然而,寺门却紧闭着,在这本该是晚课时分,竟听不到丝毫诵经念佛之声,唯有山风呼啸而过,带起一阵莫名的寂寥与冷清。

清玄子整理了一下衣冠,上前叩响了门环。铜环撞击木门的声音在空寂的山谷间显得格外清晰,甚至有些刺耳。

过了好一会儿,门才“吱呀”一声拉开一条缝隙。一个年轻的小和尚探出半个脑袋,面色在暮色中显得有些苍白,眼神游移不定,快速打量了清玄子一番。

“阿弥陀佛。这位道长,有何贵干?”小和尚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清玄子执道家礼,温和道:“福生无量天尊。贫道清玄子,云游途经宝刹,如今天色已晚,风雪将至,欲借贵寺宝地歇息一宿,明日一早便行,还望行个方便。”

小和尚闻言,脸上掠过一丝慌乱,下意识地回头望了望寺内,才支吾道:“这个……道长,实在抱歉。本寺近日……近日正在大肆修缮,殿宇杂乱,僧寮亦多有不便,实在无法接待客人。还请道长见谅,另寻他处吧。”话语又快又急,仿佛早已背诵熟练,眼神却始终不敢与清玄子对视。

清玄子心下疑窦顿生。寒冬腊月,并非动土修缮的时节;且观这寺外观,并无大兴土木的迹象;再者,佛门道家皆乃方外之人,向来有互相行脚挂单的传统,如此干脆利落地将同道拒之门外,实属罕见。这小和尚神色慌张,言语闪烁,其中必有蹊跷。

“小师傅,”清玄子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坚持,“贫道只需一隅之地避寒即可,绝不打扰贵寺清修。你看这荒山野岭,风雪即将来临,实在无处可去……”

“不行就是不行!”小和尚忽然提高了声调,显得颇为急躁,“住持吩咐了,任何人都不见!道长请回吧!”说罢,竟不由分说,“砰”地一声将寺门重重关上,连门闩落下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清玄子站在紧闭的寺门前,眉头紧锁。山风更烈,卷着雪沫扑打在他脸上。事出反常必有妖。这慈云寺,绝非师叔口中那般光景,也绝非眼前这小和尚所说的“修缮”那么简单。那股若有若无的异样气息,此刻似乎更加清晰了些。

他并未立刻离开,而是沉吟片刻,决定绕寺察看一番。寺院墙垣颇高,但于清玄子这等习武之人而言,并非难事。他悄无声息地沿墙而行,身形融入渐浓的夜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