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陈文便起身了。张氏早已准备好,亲自伺候丈夫梳洗,用过早饭。老仆陈福已雇好一辆马车,等在客栈门外。
“相公,一切小心。”送至门口,张氏千言万语,只化作这一句叮嘱,眼中满是不舍与期望。
陈文重重点头,目光坚定:“娘子安心,在客栈等我好消息。”说罢,便与陈福登车,往贡院旁的驿馆而去。
送走丈夫,张氏回到房中,却再无睡意。她的心,一半随着丈夫飞向了那戒备森严、决定无数人命运的贡院号舍,另一半,则飞向了城西云雾深处的天竺山。
她坐在妆台前,对秋云道:“秋云,今日为我梳个郑重些的发髻。后日要去拜菩萨,需得显出十二分的诚意才好。”
秋云笑着应道:“是,夫人。夫人天生丽质,稍稍打扮,便是观音娘娘座下的龙女一般,菩萨见了,也定会心生欢喜,成全您的心愿。”
主仆二人说着,便精心打扮起来。张氏选了一身簇新的湖蓝色杭罗褙子,衣襟和袖口用银线绣着缠枝莲纹,下系一条月白色百褶罗裙。又从妆匣中取出陪嫁来的赤金点翠步摇、珍珠头面,一一簪戴妥当。对镜自照,只见镜中人云鬓花颜,珠围翠绕,果然十分明艳照人。她自觉这盛装足以表达对神佛的敬畏与祈求的恳切,心中稍稍安定。
一日无话。到了第二日,便是张氏预定前往上天竺寺的日子。她一早起来,焚香净手,心境愈发虔诚。
用过早膳,张氏便吩咐道:“陈福,你去柜上问问,雇两乘稳妥些的轿子来。秋云,你带上准备好的香烛纸马和供品。”
“是,夫人。”陈福应声而去。不多时,便来回禀:“夫人,轿子已雇好了,就在客栈门外候着。”
张氏颔首,戴上帷帽,在秋云的搀扶下下了楼。客栈门外果然停着两顶青布小轿,四个轿夫垂手立在旁边。陈福上前与为首的轿夫说了句“上天竺山门”,又额外塞了一把铜钱,低声道:“脚下稳当些,我家夫人重重有赏。”
轿夫接过钱,脸上堆起笑:“您老放心,咱们常走这条路,保管又平又稳。”
张氏上了前一乘轿,秋云上了后一乘。陈福则跟在轿后步行。轿夫起轿,吆喝一声,轿子便颤悠悠地向着城西而行。
穿过繁华市街,渐渐接近西湖,行人游客多了起来。张氏虽戴着帷帽,但那华美的衣饰和窈窕的身姿,仍引得路人纷纷侧目,窃窃私语,赞叹这是谁家的夫人,竟如此美貌气派。
轿子沿着湖滨道路前行,但见碧波千顷,画舫如织,远山含翠,雷峰塔影倒映水中,果然是人间天堂的景致。然而张氏一心记挂着拜佛求子,并无心欣赏这湖光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