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虚实之问与惊天之谋

冉琎的话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凌岳心中激起层层涟漪。合作?与一股刚刚被官府招安、且奉命前来剿灭自己的溃兵合作?这听起来像是一个荒谬的陷阱。

然而,冉琎的神情坦然,眼神清澈,带着一种文人特有的执拗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凌岳没有立刻回答,面具后的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穿透对方的内心。

“两全之策?”凌岳的声音透过面具,带着一丝玩味的冰冷,“冉先生,莫非是王都统制觉得我辈盘踞此地,碍了他招安受赏的前程,又忌惮‘山神雷法’之威,故而派先生前来,行那缓兵诈降之计?”

这话问得极其直接,甚至可以说是无礼,充满了不信任。

冉琎闻言,非但没有恼怒,反而露出一丝苦笑,他摇了摇头:“阁下不必出言相试。冉某虽不才,亦知忠义廉耻。若我都统制真心欲降官府,求那富贵前程,此刻山下等候的便不是冉某这三个手无寸铁的文人,而是忠顺军全体能战之兵了。”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周围那些虽然简陋却秩序井然的窝棚,以及远处隐约传来的、富有节奏的金属敲击声,语气变得深沉:“我部虽残,亦有百战之兵逾百。然观阁下之营寨,秩序井然,隐有章法,更兼能败陈家庄精锐,锻铁制兵,岂是寻常‘山匪’?如今蒙元南下,山河破碎,朝廷……唉,夔州府诸公只知争权夺利,苟安一时,岂是真正能力挽狂澜之人?”

他的话语中透着一股对时局的失望和对官府的鄙夷。

“那王都统制是何意思?”凌岳追问,语气稍缓。

“我都统制……”冉琎叹了口气,“名唤王坚。”

王坚?!

凌岳心中猛地一震!这个名字他有些印象!历史上南宋末年确实有一位着名的抗蒙将领叫王坚,曾在合州钓鱼城之战中崭露头角,给予蒙古军队沉重打击!难道就是他?时间似乎对得上,但地点似乎有些出入?或许是同名同姓,或许是历史记载的偏差?

无论是不是那位赫赫有名的王坚,此人都绝非庸碌之辈!

冉琎继续道:“王都统制虽应了招安,实是虚与委蛇,暂求粮秣以安军心。然其深知,一旦奉令与阁下交锋,无论胜败,我忠顺军残部必将元气大伤,最终不过沦为官府鹰犬,兔死狗烹。此非我等汇聚于此之初衷!”

“故而,”冉琎看向凌岳,目光灼灼,“王都统制命冉某前来,是想问阁下三问。若阁下之答能令我……令我都统制满意,则合作之事,大有可为。甚至……这‘肃清宵小’之令,或可成为我等壮大之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