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一天一天过去,对于所有参加了考试的年轻人来说,说他们在‘度日如年’也不为过。
但沂溪公社的年轻人却是一个另类,以赵国庆等人为代表,他们都似乎胸有成竹,完全看不到半点忧虑,继续投身到紧张的生产工作中。
蒋小珍也是如此,回到家的第二天就回学校上课了。同事们都很关心她的情况,热情地问她有多少把握。
蒋小珍只是以“重在参与”为由说事,说自己年龄比大部分人都大,也没有脱产复习。家里还有三四个孩子,如果能考上固然好,考不上也没有什么。
考试完后,雷阿姨带着美娟杨小强来到沂溪,杨小强一头又扎进了收音机厂,几天都见不到人影。
如今的美娟,竟然有了几分大家闺秀的气质。在潭州生活了六七年,跟着雷奶奶耳濡目染,还去过京城几次,见识和眼界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高考已经结束,美娟也彻底放松了。回到老家,首先就去了外婆家,陪着李大娘住了几天才回。
回到家后,美娟竟然很乖巧地做家务活,和蒋小珍这个后妈也有话说。
黄不凡欣慰不已,前一世里,美娟和蒋小珍的关系不冷不热,但他能感受到她们之间的疏离感。
黄不凡有点感慨,人与人的关系,说到底还是受自身的境况制约与影响。
前一世,蒋小珍只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一辈子都靠自己的勤劳来生活,对于金钱的看重当然要更紧张。
这辈子当了老师,加上黄不凡如今的地位,不能说什么显赫,至少也是地方的名人,也就多了维护好家庭关系的潜意识。
美娟也是,前一世的她平庸无为,如今则已经是准大学生了,日常生活没有太拮据,心胸当然会更宽。
这是黄不凡最愿意看到的场景,有时候就那么坐在一旁,看她们母女俩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还不到四十岁的他,竟然有种别人无法理解的安详……
这天晚上,吃过晚饭,美娟又主动把碗洗了,督促三个弟弟妹妹洗漱。
还别说,真的是天生的血脉压制。
美兵美芳都开始懂事了,大姐说一声就知道答应,就连懵懂初开的美文在大姐面前也乖得很。
美娟也不瞒着:“妈,小弟这么聪明,肯定是个人才,但现在太调皮,我认为要严厉管教才行,您可别怪我虐待他……”
蒋小珍哈哈大笑:“你这孩子说啥呢,只要你能把这个淘气包管好,等你开学的时候,妈送你一个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