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吴支书介绍,二娃的爹娘昨天就在黄不凡救人的那地方拆了地基,从自己的砖窑里挑了红砖,真的立起了一块三尺高的碑,准备写上黄阿公三个字呢。
这一下轮到黄不凡无语了:这个年代,不正是破除四旧的气氛么,怎么 还行给活人立碑了?
于是赶紧劝说吴支书,让他做好二娃爹娘的工作,千万不能这么搞。
在吴支书的介绍下,黄不凡总算知道了二娃的大名叫吴如钢。
二娃的爹叫吴颂兵,是牛角塘公社砖厂的‘工头’,虽然不是厂长,可在砖厂工人里最有威信。
两口子只有吴如刚这个孩子,那天如果不是黄不凡路过,你让他们下半辈子怎么过?
两人说话间,吴颂兵带着老婆孩子进来了,这一回没有再跪下要磕头,但嘴里一直在强调,自己一家人都不会忘记恩人的。
二娃虽然差点丢了性命,可两天不到,如今又是活奔乱跳的一个,看上去还有点眉清目秀,并不如吴颂兵那么粗鲁。
黄不凡心里虽然无奈,但也只好捡好听的说饿了一大堆。
主要是勉励二娃,今后要好好读书,听父母的哦话,玩一下不要紧,但不能让父母担心。
二娃听得很仔细,黄不凡没说一句就点一下头,也让几个大人很是欣慰。
陪他们吃了早饭,就劝他们早点回去了:
“吴支书,按道理你们远来是客,但我这里是个医院,不便久留,你们的心意我也领了,还是早点回去吧。”
好说歹说,总算把他们劝了回去,但吴颂兵反复强调,今后逢年过节一定要来给恩人请安。
虽然是发生在外地的事,这个消息还是传到了公社,连朱书记也跑过来问话。
得知黄不凡无意中救了人,朱书记也凑热闹:“要不要我向区里汇报,给你请个见义勇为的功劳?”
黄不凡又得安顿朱书记,说自己对这些不感冒,只要那个孩子没事了,不就一切都好吗?
和朱书记聊了一阵沂溪公社的事,刚好想起朱良德昨天来说的电影院和邮电局,于是又提醒朱书记:
“朱书记,昨天富华厂的朱总工来找了我,说已经决定要把电影院和邮电局建在香草溪口的旱田里,你肯定已经接到陈支书的汇报了吧。”
朱书记点点头:“老陈昨天也来找了我,把和富华厂签的协议给我看了,我认为也没有问题。”
黄不凡试着提醒他:“朱书记,我们沂溪公社是不是也可以借这个机会发展一下?
现在,整个沂溪公社也就是这里稍微热闹点。如果香草溪那里建了电影院,不过多久,公社这里就会冷清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