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弗茨出院了,临走前反复向黄不凡鞠躬道谢。还说自己回到欧洲后,就会再想办法,尽快带大儿子过来请神医诊治。
送走了这个“大金主”,黄不凡还来不及清净几天,陶主任又来了:
从常阳地区通往富桥区的这段省道,马上就要动工了,改扩建指挥部成立大会,年初八在富桥区举行,你一定要准时出席。
黄不凡只能苦笑着说自己命苦,说真的,他确实没有做官的瘾,只想和家人安安稳稳过上好日子。
如果说一定有什么野心,或许是希望自己能带着身边的父老乡亲一起奔小康。
可如今是什么年代?“小康”之说连文件里都没有出现过呢。
现阶段摆在人们眼前的,还是怎么解决吃饱的问题,怎么解决缺医少药的问题。
但受“要想富先修路”的前世观念影响,富桥区这条路虽然是省道,可目前还是沙石公路,路面也是坑坑洼洼的,晴天一路黄尘,雨天一路的泥浆。
这次改建,首先就是拓宽路基,同时硬化路面。地委毛书记的意思,干脆就一次到位铺上沥青。
黄不凡虽然不想掺和修路的事,可自己到底是始作俑者,更不能驳了陶主任和毛书记的面子。
年初六,黄玉明和高小鹰终于从潭州回来了。他们可不是坐车回来的,两个人竟然开着两台车回来了。
高小鹰开着一台半新旧的货车,黄玉明却开着一台崭新的盘式拖拉机。
他俩把车停在公社门口,一路小跑来到卫生院向黄不凡报喜。
高小鹰终究还是年轻,忍不住直接就说请了:大哥,这货车是杨司令给的,拖拉机是我和二哥一起买的。
二哥为了开拖拉机回来,还在省城学了一天呢,要不然我们昨天就能回来了……
黄玉明也是很兴奋,一百多公里开拖拉机回来,不说其他,屁股都得颠青了吧,他却还是兴致满满:
大哥,货车拉了五台揉茶机,茶厂马上就可以搞起来了。
黄不凡也是很高兴,特意去公社门口看了那两台车。货车确实是半新旧的,但连轮胎都给换成新的了,这杨光明也确实够意思。
黄玉明和高小鹰开着车回了黄家湾,黄不凡还得等稍晚点才能回去。
下了班带着蒋小珍和两个小的回到黄家湾,先和老母亲打了个招呼,又去找黄玉明和高小鹰叮嘱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