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大婚戏

今天要拍的是:段天涯大婚

“——Action!”

场记一声落下,喜堂的大门被缓缓推开。推轨上的摄影机立刻启动,轨道滑轮轻轻咔嗒作响,摄影师半蹲着身子,双手紧紧握住机器,额头沁出细汗,却不敢有半点抖动。

大红的纱帐在烛光中摇曳,鼓乐随之轰然响起,震得收音师耳机里嗡嗡直响,他急忙调整话筒角度,找准一个既能收清新郎脚步声,又不会被鼓点盖掉的位置。

段天涯踏入喜堂时,金线在胸前龙鳞处闪着冷光,蟒纹铺展成波状,像是活物顺着缎面滚动。

那蟒袍不是薄薄的戏服,而是用重锦缎缝成的明制礼服——领口裁成方折,袖口翻有暗红里衬,袍体以金银线缠绣,云纹如潮,蟒纹盘踞于胸腹,腰间系以缀有玉佩的宽腰带,玉佩隐微撞出清脆声响,走动之间透露出贵重与沉稳。

监视器前的王轩眼睛一眯,低声提醒:“好,就这么走,拘谨才对,侠客成亲不可能像纨绔子弟。”

两侧宾客群演纷纷举杯,笑声整齐划一。

宾客的衣饰亦以明朝礼制为样:文官多着深青或墨绿的圆领袍,袍子剪裁挺括,腰佩细长玉带;武将与江湖豪客则多用深色锦袍或披风,肩上时有镶绣的云肩,边沿缝着金线,走动时如同山河翻卷。

随从的服色较为素雅,多为青灰与淡青,领口并无华饰,衬托出主役服饰的奢华。乐工的衣袍虽为群体设定,但也用明式常见的对襟浅色布料,袖口处绣着小巧的莲纹,以便在鼓乐起伏时袖摆随节律摆动。

场务在后排悄悄比划手势——“声音小点,别压了台词。”群演们立刻调整,假笑声里多了几分真实的热闹。

烛光落在锦缎上,映出质地的厚重:锦面细密,触之有凉,绣线凸起成纹,灯下可见每一道针脚的来回轨迹。

道具师不时用软布擦拭凤冠上的珊瑚与珍珠,怕一粒灰尘在特写时露馅。化妆师在角落里调整高媛媛额前的花钿,花钿以朱色与金粉绘成小巧的云朵,贴在额间,恰与霞帔的金线相映成趣。

红烛高燃,烛泪缓缓滴落,道具师在一旁死盯着,手里攥着备用的蜡烛芯,生怕烛火突然灭掉。

就在场面最热闹的时候,帷幕后缓缓走出柳生飘絮。

高媛媛拖着裙摆,步伐优雅。

柳生飘絮出场时,整个人像从朱红绣帷里走出的画卷。她头上的凤冠并非简单饰物,而是以金丝盘成层层凤羽,点缀以珍珠与珊瑚,冠角下垂着细碎的金步摇,走一寸,步摇便应着烛光叮当作响。

红盖头半掩她眉黛,盖头下露出的却不是惯常的新娘娇羞,而是一道眼角刚劲的弧线,将她的冷意藏在锦缎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