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魂者工坊的石门在身后闭合,将那片由有序能量丝线编织成的宁静空间彻底隔绝。残响迷宫那特有的、混杂着古老低语与空间摩擦声的“回响”再次涌入感官,显得格外刺耳与混乱。短暂的安宁结束了,我重新回到了这片危机四伏的规则废墟。
左臂的伤口在工坊内得到了一丝喘息,此刻重新开始隐隐作痛。精神力的恢复虽然显着,但距离充盈状态还差得很远。然而,脑海中多出的那份“基础灵纹构架——静谧之墙”的知识,以及更深入一层的规则应力感知,让我心中多少有了一些底气。
玄最后的提醒言犹在耳——银行的“投资”意味着更高的“回报”期望,B+监管绝非儿戏。这意味着我必须更快地提升实力,更巧妙地利用一切资源,才能在这越来越危险的棋局中存活。
我没有立刻深入迷宫,而是就近寻找了一处相对隐蔽的、由几块巨大坍塌石柱形成的夹角阴影处。此地应力相对平稳,没有明显的淤积点或裂痕,是个临时休整和尝试新技能的理想地点。
背靠着冰冷粗糙的岩石,我首先取出了那卷由暗淡皮革和暗银丝线构成的“静谧之墙”卷轴。展开后,那些抽象复杂的图案在昏暗光线下仿佛自行流动。我闭上眼,并非用眼睛去看,而是将心神沉入刚刚在工坊内习得的“倾听”状态,去感知卷轴图案中所蕴含的“韵律”。
渐渐地,那不再是杂乱的线条,而是一系列精确的、关于如何引导、弯曲、打结特定规则应力,使其相互交织、共振,最终形成一道无形屏障的“指令流”。它要求施术者对周围环境的应力分布有清晰的感知,并能以自身精神力为引,像织网一样,精确地在现实中“编织”出这道灵纹构架。
难度极高。这不仅仅是感知,更是创造。需要消耗的精神力也绝非小数目。
我尝试着调动恢复不多的精神力,依照卷轴传递的“蓝图”,开始引导身旁一缕微弱的气流应力。精神力触须如同绣花针,小心翼翼地穿引着那无形的丝线。
“嗡…”
一次失败的尝试。应力丝线在即将形成第一个关键节点时,因我的精神力输出不稳而骤然崩散,引动周围空气发出一声轻微的爆鸣,吹起了地面的些许尘埃。
左臂的伤口因这细微的肌肉紧绷而传来刺痛。
我没有气馁。回想玄展示的那种举重若轻的掌控力,我知道这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收敛心神,再次尝试。一次,两次,三次……
失败,调整,再尝试。
汗水再次从额角滑落。精神力的消耗速度比预想中更快。但我能感觉到,每一次失败,都让我对应力丝线的“韧性”、“弹性”以及精神力输出的“精度”有了更深的体会。手中的寂灭星纹钢矿石传来稳定的“空无”感,帮助我排除杂念;初生丝囊则持续提供着与空间应力的亲和,让我的引导稍显顺畅。
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失败,就在我感觉精神力即将再次见底时——
“唰!”
一道极其微弱、几乎不可察觉的淡银色光膜,在我身前尺许处的空中一闪而逝,范围不过巴掌大小,存在时间不足半息。
但成功了!
虽然稚嫩、渺小且短暂,但那确实是一道由我亲手编织、基于规则应力构成的“墙”!
一股强烈的疲惫感袭来,但我眼中却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有了这从零到一的突破,后续的完善和扩大,只是时间、练习和精神力积累的问题。
我靠在岩壁上,微微喘息,正准备抓紧时间恢复一下精神力,怀中的烈阳祷团神术师令牌,却毫无征兆地突然变得滚烫!
不是之前那种微弱的警示性温热,而是如同烧红的烙铁般灼热!
与此同时,我那得到增强的规则应力感知,清晰地捕捉到从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传来了强烈的、带着秩序性破坏意味的能量扰动!这种扰动与我之前接触过的烈阳神力同源,但更加凝聚,更加……充满敌意的针对性!
他们找到我了!而且来的绝非之前那种杂鱼小队!
是那个神术师临死前发出的讯息?还是银行B+监管等级带来的“便利”,让我的行踪更容易被某些存在捕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