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华氏城周边区域设为帕拉郡,以华氏城为郡城。
将瓦拉纳西周边区域,北到格尔纳利河,设为江布郡,郡城设在瓦拉纳西,将瓦拉纳西改为瓦拉城。
将格尔纳利河以北区域,直到喜马拉雅山设为尼泊郡,郡城设在班西城(今印度与尼泊尔边界以南)。
将玄策府以西地区设为坎德郡,郡城设在兰契城。
将羯陵伽东部沿海地区设为羯陵郡,郡城设在科卡城。
将羯陵伽西部内陆地区设为奥萨郡,郡城设在松布尔,将松布尔改为松布城。
将切蒂斯中南部设为切蒂郡,郡城设在赖布尔,将赖布尔改为赖布城。
将切蒂斯北部和宋河上游一带设为格雅郡,郡城设在安加布尔,将安加布尔改为安加城。
这样,全路设为1府15郡,布局更加合理,郡数也是各路较多的。
张广孝派人将奏折送到朝廷后,朝廷批复了下来,但是也专门附带批注,一个路最多只能设置15个郡,以后不得再有增加。
这些事办完后,就到了春节,张广孝让玄策府的筑城活动停工十来天,将褚怀亮召回华氏城,加上按察使王树坤、都统吕鸿基、学政谭江春,几个人一起吃顿好的、喝点小酒,过个愉快的春节。
过完年,张广孝让已经到位的玄策府尹刘明才去负责玄策府筑城的事宜,让褚怀亮留下来大抓经济,其他的教育、宗教、治安的事也都赶紧抓起来,尽快让帕迦路步入正轨。
褚怀亮赶紧派人找找帕迦路的优势,然后根据帕迦路的情况,再采取对策,并派人去国内招商。
这一找,发现帕迦路还有点优势,在新成立的坎德郡(今贾坎德邦)一带富含煤矿、铁矿,可以发展采矿业冶铁;在萨姆郡一带非常适合茶叶生长,可以从国内引进红茶种植;在恒河三角洲大片区域,生长着大量黄麻,非常适合发展麻纺织业;整个帕迦路土地肥沃,非常适合稻米等农作物生长,发展农业的潜力也很好。
褚怀亮找来工商厅的人再一合计,发现其他几个产业好办,但是发展麻纺织业不行,因为朝廷对国外的纺织业还没放开,只能把黄麻简单加工一下,然后运到国内制作成织物。
褚怀亮没办法,只能因陋就简,先把冶铁和茶叶两个赚钱的项目先发展起来,黄麻和稻米只能赚点小钱,顺便在玄策府以西的山区,搞起一些水泥厂、砂石厂,助推玄策府的建设。
(https://www.mbaoga.cc/24815_24815623/90626001.html)
www.mbaoga.cc。m.mbaog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