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归国韩侨

最终,双方在价格和技术支持条款上达成了妥协。

李振宇成功拿下了第一套核心设备。

不仅仅是官方渠道,李振宇还动用了“暗线”。

在阿杰提前布置的人脉引导下,他秘密会见了几个从大型化工企业退休的德国工程师。

在一家僻静的啤酒馆里,李振宇举起硕大的啤酒杯。

“穆勒先生,听说您对高纯度聚丙烯的催化剂体系有独到的见解?”他开门见山。

那位名叫穆勒的老人头发花白,眼神却依旧锐利:

“那是过去的事了。我现在只享受我的养老金。”

李振宇放下酒杯,语气诚恳:

“知识不应该随着退休而沉寂。我们强盛在韩国正在建设全新的化工厂,我们迫切需要您这样的智慧。

我们不需要您泄露任何专利技术,只需要您以‘个人顾问’的身份,为我们解决可能遇到的生产工艺问题。

年薪,是您现在养老金的三倍,合同期三年,每年只需在韩国工作六个月。”

穆勒端着酒杯的手停顿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被需要”的感觉,对他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他沉默了片刻,问道:“你们……真的打算从零开始,建造一个现代化的化工厂?”

“不是从零开始,”李振宇纠正道,“是从您这样的智慧开始。”

最终,穆勒,以及另外两名在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控制领域的退休专家,与李振宇签署了顾问协议。

与此同时,在韩国和美国,郑秀妍主导的人才招募计划也取得了突破。

在洛杉矶,一场小型的韩裔工程师聚会。

郑秀妍亲自到场,她优雅的仪态和清晰的表述,很快成为焦点。

“各位前辈,同胞们,”

郑秀妍的声音温柔却有力:

“韩国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工业革命。

朴正熙总统亲自推动重化工业,这是国家的意志,也是我们民族工业崛起的最后机会。

强盛集团,有幸走在这场浪潮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