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观潮之日,天公作美,秋高气爽。
书院门前车马喧阗,学子们难得卸下课业重担,皆是兴致勃勃,言笑晏晏,空气中弥漫着出游特有的轻松与期待。
祝英台穿着一身便于行动的湖蓝色骑射服,头发用玉冠高高束起,更显英姿飒爽。
只是眉宇间仍笼着一层淡淡的轻愁,不似旁人那般开怀。
银心跟在她身后,小心翼翼地捧着披风和水囊。
梁山伯也早早到了,依旧是那身半旧的青衫,却浆洗得干干净净。
他看到祝英台,眼中立刻漾起温暖的笑意,快步迎上来:“英台弟,今日气色似乎好些了。”
祝英台回以一笑,却有些勉强:“劳山伯兄挂心。”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不远处。
只见马文才正被王蓝田留下的那几个跟班和一群想要攀附的学子簇拥着。
他今日未穿书院服饰,而是一身玄色暗金纹劲装,外罩同色大氅,身姿挺拔如松,顾盼间自有威仪,与周围喧闹的人群格格不入,却又自然而然成为焦点。
他正淡淡吩咐着观砚什么,观砚领命,迅速安排着马车和随行护卫,一切井井有条,彰显着无可比拟的权势与效率。
似乎察觉到祝英台的目光,马文才倏然抬眼望来。
隔着人群,他的目光精准地捕捉到她,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随即又投入到安排事宜中,仿佛只是无意一瞥。
祝英台却心头一跳,慌忙收回视线,脸上有些微热。
他那目光,总是带着一种穿透力,让她无所遁形。
车队浩浩荡荡出发,前往钱塘江畔的最佳观潮点。
马家早已提前包下了一处地势高阔、视野极佳的楼阁,非寻常百姓可近前。
登楼远眺,但见江面开阔,水天一色,清风拂来,带着潮湿的水汽,令人心胸为之一畅。
学子们凭栏而立,指点江山,吟诗作对,气氛热烈。
祝英台倚着栏杆,望着那平静的江面,却不由得又想起了良玉姐姐。
若她在,定会
钱塘观潮之日,天公作美,秋高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