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蛛丝马迹 指向深宫

这番话,看似是长辈对晚辈的关怀提醒,实则意味深长。皇后口中的“某些人”指的是谁?是在暗示林逵之死另有内情,还是在提醒她,有人可能会借此机会,将这桩命案的祸水引到她殷若璃身上?

“臣女谨记娘娘教诲,日后定当谨言慎行,不负娘娘与陛下的信任。”殷若璃再次起身,深深一拜,语气愈发恭敬,同时不动声色地试探道,“只是不知……陛下对此事究竟是何看法?是否已有定论?”

小主,

皇后轻轻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神色,似有隐忧,又似有无奈:“陛下自然是要彻查到底的。昨日连夜下旨,命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司联合会审,严查天牢上下所有当值人员,从狱卒、医官到送饭的杂役,无一例外都已被隔离审讯,势要查明林逵的真正死因。只是……”

她顿了顿,目光再次投向殿外,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怅然:“这宫闱重重,深似江海,有些水,太深太浑,底下藏着多少暗流涌动,外人根本无从知晓,即便陛下有心彻查,也未必能轻易见底啊。”

宫闱重重?水太深太浑?

这几个关键词如同惊雷般在殷若璃脑海中炸响,让她浑身一震!皇后这是在明确暗示,林逵之死,很可能与宫内之人有关?!

她瞬间联想到天牢的森严戒备——林逵作为重犯,饮食起居皆有专人看管,药物更是要经过层层查验,寻常人根本无从下手。若不是有宫内位高权重之人从中作梗,提供便利,谁能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如此干净利落地除掉林逵,还伪装成“突发恶疾”的假象?白若薇纵然身手高强,若没有宫内势力的暗中相助,也绝不可能在戒备森严的京城和天牢之间来去自如,更无法完成这桩近乎不可能的灭口案!

会是谁?后宫之中,还有哪位妃嫔或皇子与林氏一案有所牵连?或是……与那神秘的“星陨珏”有着不为人知的联系?

殷若璃只觉得背上沁出一层冷汗,寒意顺着脊椎蔓延至全身。她原本以为,扳倒淑贵妃、林逵之后,便能拨云见日,却没想到,云层之后,竟是更加幽暗莫测的深渊。他们面对的敌人,从来都不仅仅是丧家之犬般的林氏余党和神秘的西域商贾巴巴克,还有隐藏在宫廷深处、身份尊贵、势力盘根错节的幕后黑手!

“多谢娘娘提点,臣女茅塞顿开。”殷若璃再次深深叩拜,语气无比诚挚,“娘娘的这份关怀与警示,臣女没齿难忘。”无论皇后此次提醒是出于何种目的——是真心担忧她的安危,还是想借她之手铲除宫中异己,这份关键的暗示,都让她受益匪浅。

皇后微微颔首,脸上恢复了之前的温和神色,不再多言,又闲话了几句闺阁趣事、宫中近况,便示意李公公送殷若璃出宫。

走出凤仪殿,阳光依旧明媚,却照不进殷若璃心中的阴霾。她回头望了一眼那巍峨肃穆的宫殿,朱红的宫墙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如同一张巨大的网,将无数秘密与阴谋困在其中。皇后的暗示,如同在她眼前揭开了一层更深的黑幕,让她意识到,这场斗争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她的想象。

返回郡主府的路上,殷若璃一路沉默,脑海中反复回响着皇后的话语,梳理着纷乱的线索。林逵之死、白若薇的刺杀、巴巴克的图谋、钦天监的星象之说,这所有看似孤立的事件,似乎都被一根无形的线串联起来,而这根线的另一端,正深深扎根在那九重宫阙的最深处。

回到府中,殷若璃立刻将谢景宸、陈瑜和赵珩召集到书房,将皇后的召见过程和那些意味深长的暗示,一字不落地告知了三人。

“宫内?!”赵珩听完,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震惊,倒吸一口凉气,“这……这怎么可能?林氏都已经倒台了,淑贵妃也被打入冷宫,谁还会冒着株连九族的风险,去保一个必死无疑的林逵?这简直是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