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绣娘这辈子最远就去过两趟乡里,这是她头一回来安平县城,还是跟着李逸一起,心里是既紧张又欢喜。
李逸让她坐在板车后面,铺上厚厚的干草再盖着皮袄,好暖和些。
可这出了大荒村还没多远,她便忍不住挪到李逸身边紧紧挨着他坐下,粗糙的手自然地挎住李逸的胳膊,一点都不避讳了。
来到安平县城,二人没有先去王记酒肆,而是径直去了王金石给安排的小院里。
刚推开虚掩的院门,就见丁二正忙活着往屋里搬木柴。
“呦!李兄弟!”丁二连忙放下木柴打招呼。
“店主让我多送些木柴过来,灶火连着烧了一天一夜黄泥都干了,屋里也热乎了多少,一会我再拿个火盆过来。”
丁二手脚麻利地帮着将板车上的东西一一搬进屋,然后就小跑着去酒肆喊王金石。
没多时就听见院门外传来熟悉的爽朗笑声,王金石挺着他那圆滚滚的肚子,大步走进来:
“哈哈哈....李兄弟,你可真是大忙人啊!”
一进来王金石就忍不住分享喜悦:
“兄弟,我跟你说啊,这白玉豆腐的生意可比馒头还要好啊!昨日我那酒肆光是豆腐就卖了三十多盘,好些客人没吃上还缠着伙计问呢,你可得抓紧多做些才是。”
目光落在张绣娘身上,之前两次王金石见到的都是秦心月,也见过了陈玉竹。
“这也是我媳妇,张绣娘。”李逸笑着介绍。
张绣娘听到媳妇二字,耳根唰地就红了像着了火似的,连忙心虚的低下头。
王金石恍然大悟,连忙点头:“原来是弟妹,兄弟,你这次带着弟妹过来是要在城里住些时日啊?”
“嗯,有两件事要做。”李逸点头。
“先在这儿做几日豆腐,之后把馒头的做法教会你们的伙计,我们再回村。”
王金石一听当即兴奋地拍手:
“好!太好了!这回定要让陈林那老狐狸的陈芳斋彻底开不下去!”
“你是不知道,自从另外八家铺子都开始卖馒头和豆腐后,陈芳斋如今是一个食客都没有,去的人都是冲着半价酒去,吃食一口没动酒倒买走了不少,那老狐狸气得脸都绿了!”
他说得眉飞色舞,显然是出了一口积压已久的恶气。
李逸略一沉思提醒道:“王大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啊,陈家在县城根基深厚家底殷实,就算陈芳斋亏上一年半载,只靠着贩盐和布行的生意他也能撑的住,咱们还是得小心提防着别让他狗急跳墙。”
王金石脸上的笑意瞬间收敛,眉头拧了起来:
“兄弟你说得也在理,他那贩盐的生意本就暴利是陈家的摇钱树。前几日他一直在收购小麦和大豆,好在是我也提前囤了不少,否则真有可能被这老狐狸断了后路。”
王金石突然瞪大了眼睛,似是想到了什么:
“盐!他若是把市面上的盐都收了那咱们可就麻烦了,做吃食的咋能离得开盐,他要是掐断盐路,咱们的生意也不好做了!”
“我先去查查情况,等下咱们再商议其它!”
王金石说罢,风风火火地转身就走,别看他长得五大三粗心思倒是细腻,一点就透,知道该往哪里提防。
今日的天色阴得厉害,深呼吸就能嗅到寒风里湿冷气息。
这是大雪将至的征兆,一旦大雪封路,短途往来尚可长途的货品运输必定中断。
不过这些倒不用李逸过多操心,冲在前面与陈家周旋的是王金石和其他结盟的店主,他只是个小农户没必要亲自下场厮杀。
“嫂嫂,咱们先收拾收拾明日就开始做豆腐。”
李逸检查了下让王金石备的木料,万一缺些木零件他好随时制作。
“好,我去屋里收拾下。”张绣娘点头,转身走进里屋。
屋里的陈设很简单,一张不算大的双人木床,上面铺着厚实的绸布被褥,绸布光滑里面的棉花也厚实,一看就是大户人家才用得起的好东西,张绣娘轻轻抚摸着光滑的绸布,心头一阵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