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0月10日
淞沪会战还在继续血肉横飞!
而现在双方几乎百万大军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一个点上!大场镇不大,却卡在沪太路、宝山路、南大路三条交通命脉的交汇处。站在镇东头的土坡上,能清晰看到远处上海市区的轮廓,向西则直通嘉定、太仓,是中国军队西线防线的门户,更是连接市区守军与外围预备队的唯一枢纽。
对于坚守淞沪战场的中国军队而言,大场是后勤补给的咽喉,前线将士急需的弹药、粮食、药品,都要通过沪太路运抵大场,再分发到各阵地,同时,它也是防御体系的脊梁,与南翔的指挥中枢、真如的炮兵阵地构成三角防线,死死顶住日军西进的道路。
第三集团军的大场临时指挥部内
“总司令,您看这地图,大场就是咱们防线的腰眼。”第三集团军参谋长李树春站在一张摊开的军用地图前,手指重重按在大场的位置。
韩复榘穿着一身笔挺的上将制服,身形高大挺拔,面容方正,颧骨颇高。他刚从山东千里迢迢率部赶来,脸上还带着旅途的风尘,眼神中充满着怨气,扫过地图时,眉头不自觉地拧成了疙瘩。“我知道是腰眼,”他声音低沉“南京先生也是真够可以的了,让我们第三集团军顶在这么一个关键的地方,这不是故意消耗我们非嫡系部队的实力吗?”
李树春跟着韩复渠多年,当然知道哪头坑热乎,哪头坑凉,自从跟着韩复渠反了冯玉祥跟了南京,开始的时候日子是好过了不少,还有了自己的地盘,山东又是个人多富裕的省份,但是这几年南京先生和韩复渠之间越来越多猜忌,这些他作为参谋长是看在眼里的。
就说这次第三集团军出兵淞沪,南京先生从8月20号开始就敦促第三集团军开始集结,准备南下支援淞沪,得到消息后的韩复渠是一天一夜没睡好觉,感觉自己要被去当了炮灰,一个劲的发电报诉苦,一会说自己山东不稳定,一会说于学忠粟谷和十九路军陈铭枢他们制造摩擦,自己派兵出去的话,山东会有变化。
电报一直拉扯到8月末,南京先生动了怒,韩复渠才不得已答应出兵,但只想派一个师意思意思,被何应钦和白崇禧等人一通连威逼带劝告,才决定第三集团军全员出击。然后又说自己第三集团军没有军费,没有武器,没有路费,东要几十万大洋,西要几千枪炮,磨磨蹭蹭,到了9月上旬,出兵序列还没有定好。南京先生发了最后通牒说,第三集团军若不来,将自绝于人民和国家,逼得韩复渠终于打算动身。
但是最后韩复渠也是阳奉阴违,南京先生让他把第三集团军十万人全部带来,他只是带来了12军和55军,还有一些直属部队,一共六万人到了淞沪,在自己的山东老家还留了不少四万人。
所以当李树春听到韩复渠这样说的时候,他面上是同仇敌忾,大骂南京不讲规矩,但是背地里已经想着如果第三集团军被打没了,自己该找个什么样的出路了。
这时候指挥部门外一阵响动,韩复渠的头号左右手孙桐萱从外走了进来。
“这小鬼子是真凶啊”第12军军长孙桐萱凑了过来,他刚从前线侦察回来,军帽上还沾着泥土“日鬼子把大场围了个水泄不通,坦克跟铁疙瘩似的,一排排压过来。”
第55军军长曹福林也点了点头,他性格沉稳,此刻脸上却满是凝重“总司令,日军的炮火太猛了,还有飞机轮番轰炸,大场镇现在已经被炸成了一片废墟。咱们这六万人,说是驰援,其实就是来填这个窟窿的。”
韩复榘拿起桌上的搪瓷缸,喝了口浓茶,茶水的苦涩在舌尖蔓延。他心里清楚,大场的重要性远不止于此。如果大场失守,日军就能直接切断沪宁铁路和公路,将中国军队的中央集团军与左翼的第十九集团军、右翼的第十集团军分割开来。到时候,困在上海市区的第9集团军,包括税警总团、第87师、第88师的残部,还有坚守江湾的第19师、第60师,都将成为瓮中之鳖,被日军活活围歼。更可怕的是,日军还能以大场为据点,直扑南翔的指挥中枢,端掉整个淞沪战场的指挥大脑,到时候全线崩溃就是迟早的事。
“跟南京先生要的炮团呢?”韩复榘猛地放下搪瓷缸“出发前他拍着胸脯保证,给我配一个完整的德式炮兵团,有150毫米重炮,能压制日军的火力。现在咱们都到前线了,炮影子都没见着!”
李树春叹了口气,从桌上拿起一份电报“刚才收到的消息,炮兵团被调去支援陈诚的中央军了,说是那边阵地吃紧。”
“啥?狗屁!”韩复榘勃然大怒,一把抓起电报撕得粉碎“他陈诚的中央军是亲儿子,我韩复榘的部队就是后酿养的?让我来守最危险的大场,却把重炮调给别人,这是让我来当炮灰!”
孙桐萱急忙劝道“总司令,息怒。现在说这些也没用,咱们已经接防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大场丢了。”
韩复榘沉默了,他走到指挥部的门口,掀开破旧的门帘向外望去。外面,天色已经擦黑,大场镇的夜空被炮火映得通红,炮弹撕裂空气的尖啸声此起彼伏,紧接着就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远处的战壕里,士兵们正蜷缩在泥泞中,手里的步枪早已被汗水和泥土浸得发潮,眼神里满是惶恐。
他们有的人是跟着韩复渠从西北军一路打拼过来的子弟兵,有的是刚从山东来的农民子弟,还没来得及熟悉战场,就被推上了这处最惨烈的绞肉机。
“传我命令,”韩复榘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孙桐萱,你率12军守正面阵地,重点防御沪太路沿线,曹福林,你率55军守侧翼,护住大场镇的西大门,各部队连夜加固工事,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准后退一步!”
1937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