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是这样一位护国安邦的功臣,晚年竟被罢官夺爵,还被扣上了“攀附权奸”的罪名。
这罪名怎么来的?
还不是当时给戚继光做监军的人,见他不跟自己同流合污,就私下捏造罪名诬告,说他是张居正的同党——
明摆着的造谣,可万历正想借张居正死后的余波“立威”,需要一个有赫赫威名的人来杀鸡儆猴,戚继光就这么成了牺牲品,最后在老家孤独凄苦中病逝,连口像样的棺材都差点买不起。
就像后来明末的晋商,敢明目张胆地往后金倒卖粮食、铁器,甚至传递军情,十几年里没被查处,靠的就是各地的守备太监和监军当保护伞。
这些人拿了晋商的银子,就把朝廷律法抛到脑后,在皇帝面前说一不二,皇帝对他们的话又深信不疑。
结果呢?
那些真心想缉查通敌案、维护边境安稳的总兵,反倒一个个被安上“通敌”“渎职”的罪名落马;
连想为朝廷做点实事、整顿吏治的阁老,都能被他们联手罗织罪名赶下台,到最后,朝堂上剩下的不是奸佞就是庸碌之辈,大明的根基早就被这些人蛀空了。
如今的黄澍彻底失了势,没了左良玉父子这座靠山,像只没头的苍蝇,只能厚着脸皮主动往袁继咸身边凑——
见袁继咸批阅文书,就忙着递茶;
听闻要去巡查城防,也赶紧跟在身后,想找机会刷点存在感。
可袁继咸是出了名的刚正不阿,眼里容不得半分投机取巧,之前左良玉强占九江军营、索要粮饷,他能忍下火气不翻脸,已是顾全大局的最大让步,对黄澍这般“攀附”,始终淡淡的,从不多说一句私话。
对湖广的何腾蛟,袁继咸心里还藏着愧疚——
当初何腾蛟派人快马求援,说大顺军逼近显陵(明世宗父亲的陵墓,承天府职责),恳请他调兵协防,可他翻遍江西的兵册,手里连一千能随时调动的兵都没有,根本帮不上忙,只能在回信里写满歉意,眼睁睁看着荆襄被大顺军攻破,显陵也遭了兵祸。
有人或许会问,堂堂江西、湖广两省总督,怎么会连援兵都凑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