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中秋赏灯,烟花大观(一)

从乾德元年正月到如今,朝臣、勋贵、京官再到基层吏员,只要在京城当差,就没一个没沾着实惠的。

俸禄虽没涨,但每月固定的补贴从没断过,不多不少,刚好够添些家用;

逢着端午、中秋、冬至、元旦、春社这几个节,更是家家都能收到内帑派发的节日礼物——

中秋是苏式月饼配新采的桂花酒,冬至是整扇的腊肉和上好的粳米,连春社都有绣着五谷图案的锦帛,全是实用又体面的东西。

有朝臣私下嘀咕,说没了从前南方商人偷偷送的孝敬,家里宴客时少了些珍稀的海味,生活品质似是降了些。

可细算下来,日子其实比从前好太多:

从前孝敬看人情、看职位,不是人人都有,且总提着心怕被人揪把柄;

如今补贴和节礼是明面上的,安稳踏实,连家里的用度都比过去宽裕不少。

最受益的要数那些廉洁奉公的官吏。从前他们守着死工资,日子过得紧巴巴,冬天连炭火都舍不得多烧;

如今有了补贴和节礼,不仅衣食无忧,乾德皇帝还时常额外赏赐家居用品——

上次就赏了几户清廉京官一套陶瓷洗浴品,白瓷打底,描着缠枝莲纹,连澡盆边沿都雕着精致的云纹,富丽堂皇得晃眼。

好些官员捧着这套物件,再看看自家墙皮剥落的老宅,都忍不住自嘲:

“这好东西摆家里,倒显得咱这破宅子配不上它了。”

更贴心的是年底的分红。

不少官吏手里的股田其实没几亩,赚不了太多,但每到年关,那些大股东工坊总会按人头派分红——

不是什么大钱,却足够添几身新衣裳、给孩子买些笔墨纸砚。

股东们如今手头闲钱足,也乐意分这点润头出去:

一来是感念朝廷推行股田制让大家赚了钱,二来也怕分得太苛责,被皇帝看出小家子气,反倒落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