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京官众相,皇明正统(五)

那道圣旨上的字句滚烫灼人:

"河汛将至,共度时艰。

内库补贴各县二万两银,用于迁徙民众、灾后重建。

朕正在紧急处置,望各县以民为重。

若河患未历,此银务必用于民生。"

字字句句皆是对黎民的拳拳关切。

在顺天府丞看来,皇帝对河汛的重视已展露无遗,可朝堂上那些陷入纷争的官员,却依旧沉溺于党争私利,全然不顾洪水猛兽近在咫尺。

他望着争论不休的同僚,暗自叹息——多希望众人能暂时放下成见,同心协力守护这风雨飘摇中的家国安宁。

顺天府衙内,五万两白银如甘霖骤降,成为统筹灾前部署与京城应急处置的关键倚仗。

皇帝一面自内库拨款筹办端午龙舟盛会,与万民同庆佳节;

一面又慷慨解囊救济苍生,这般体恤民情的善举,直叫百姓们感怀于心,赞不绝口。

王德化率领的太监卫队每至一县,便将圣旨内容高声宣读,字字句句如鼓点般叩击人心。

黎明破晓时分,乡间处处可见百姓们自发跪地,朝着京城方向行三叩九拜之礼,那虔诚的姿态,恰似祭祀先祖般郑重。

县衙中,龙舟被精心供奉,彰显皇家威仪;

寻常百姓家,从宫中赏赐的精巧物件也被恭恭敬敬摆放在祖宗牌位之侧。

每一件小玩意都承载着百姓对皇恩浩荡的珍视,无声诉说着君民之间这份深厚的情意。

在百姓眼里,皇帝接连拨款赈济灾患、与民同乐,这般心系苍生的作为,自然赢得万千感激。

晨光里此起彼伏的叩拜,牌位旁精心供奉的宫中小物,皆是民心所向的明证。

可朝堂之上,官员们仍为各自立场争得面红耳赤,既无视百姓这份赤诚的感恩,也未能领会皇帝纾困安民的苦心。

不知当他们听闻这些场景时,是否会为自己的执拗感到汗颜,继而放下成见?

顺天府与各县官吏心中早有计较。

如今百姓对皇帝感恩戴德,若此时贸然站队都察院,无疑会被戳着脊梁骨骂作不忠不义。

都察院御史们恐怕也始料未及,皇帝的一系列举措竟如此迅速地收服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