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机会(上)

这一番话,既肯定了皇帝的认知,又巧妙地将“中心”从地理概念偷换成了文明概念,极大地满足了天朝上国的虚荣心,听起来无比顺耳。

嘉靖帝脸色稍霁,微微颔首,算是接受了这个说法。

他的目光继续在图上巡弋,掠过朝鲜、安南等地,最终定格在图东北角那一串狭长的岛屿上,旁边标注着清晰的楷书——“日本国”。

“此蕞蕞尔小国,弹丸之地,便是屡屡寇掠我东南海疆的倭国?”嘉靖帝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轻蔑与不解,“其国士如此狭蹙,民寡地瘠,何以敢屡犯天朝,自取灭亡?”

陈恪沉声应答:“陛下圣明,洞见万里。正因其国小地狭,多山少田,物产不丰,更兼地震火山海啸频仍,生存维艰。其国主暗弱,武士骄横,素有下克上之风。国内矛盾丛生,无以化解,唯有将祸水外引,纵容甚至驱使浪人武士出海劫掠,以邻为壑,方能暂缓其内部饥馑与纷争。此乃岛国寡民、穷困潦倒之下的疯狂绝望之举,而非其国势真正强盛所致。”

嘉靖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冰冷的杀意,哼道:“原来是穷寇饿贼,跳梁小丑。”

这等基于生存压力的掠夺逻辑,他并非完全不能理解,但这丝毫不能减轻他对倭寇的厌恶与杀心。

然而,陈恪的话锋却悄然一转,声音平缓却带着一种引导性的力量:“陛下所言极是。然,倭国虽小,却有一物,蕴藏之丰,或堪惊人。”

“哦?”嘉靖帝目光从地图上抬起,瞥了陈恪一眼,带着一丝探究,“是何物?”

“白银。”陈恪清晰吐出二字,看到皇帝眼中那几乎本能闪过的一丝锐利光芒,他继续道,“据多方海商传闻及零星古籍佐证,倭国诸岛,尤其西岸石见等地,银矿之丰,远超想象,其矿脉浅露,几如露天银窖!若能得之,其利……”

嘉靖帝的呼吸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

作为皇帝,他太清楚白银对于如今大明财政的意义!宝钞早已形同废纸,边饷军费、官员俸禄、宫廷用度……几乎处处离不开白银!

国用匮乏,太仓空虚,一直是他最深切的隐痛之一!

倭国竟有如此巨量银矿?!

嘉靖帝眼中的热切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无奈与理智的疏离,他缓缓摇头,语气带着一丝嘲讽:“银矿虽好,然远在海外重洋之外,更有波涛之险,倭寇之患。看得见,摸不着,如镜中花,水中月,徒增烦扰罢了。昔年蒙元强盛一时,舳舻千里东征,尚且折戟沉沙,困于神风。劳师靡饷,往往无功而返,甚或招致更大边患。此事,知之即可,不必再提。”

他摆摆手,显然认为此事虚无缥缈,可行性极低,不愿再多费心神。

然而,陈恪敏锐地捕捉到了皇帝那一闪而逝的“渴望”,以及其后更深层次的“无力感”。

机会来了!

就在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