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虞朝第十三君主华胥任命竖亥正式开始丈量三海平原面积

华胥的使命之托

在一片缥缈的云雾之中,虞朝宛如一座梦幻般的仙山琼阁,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气息。虞朝的都城宏伟壮观,城墙高大坚固,城门上镶嵌着精美的玉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奇异的光彩。都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店铺林立,行人熙熙攘攘,一派繁荣的景象。而那座金碧辉煌的大殿,更是虞朝权力的象征。

大殿的殿顶覆盖着一层晶莹剔透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璀璨夺目的光芒,仿佛是无数颗星星镶嵌其中,变幻出五彩斑斓的色彩。微风拂过,琉璃瓦相互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宛如一首美妙的乐章。殿内的立柱粗壮而挺拔,它们由整块的巨石雕刻而成,上面雕刻着精美的龙纹图案。那些龙形态各异,有的张牙舞爪,有的盘旋而上,有的回首眺望,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遨游天际。墙壁上绘制着一幅幅展现虞朝辉煌历史的壁画,色彩斑斓,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壁画中,有虞朝祖先开疆拓土的英勇场景,有百姓安居乐业的祥和画面,还有朝臣们为国家出谋划策的智慧瞬间,每一幅壁画都仿佛在诉说着虞朝的辉煌过去。

华胥,这位虞朝的第十三君主,此刻正端坐在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宝座之上。她身着一袭华丽的长袍,长袍的质地轻柔如纱,上面绣着金色的凤凰图案。凤凰展翅欲飞,羽毛鲜艳夺目,每一根羽毛都仿佛是用金线精心绣制而成,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凤凰的眼睛镶嵌着红宝石,宛如两颗燃烧的火焰,散发着神秘的气息。她的发髻高高盘起,头上戴着一顶镶嵌着宝石的凤冠,凤冠上的宝石大小不一,颜色各异,有晶莹剔透的蓝宝石,有鲜艳欲滴的红宝石,有温润细腻的翡翠,它们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凤冠上还垂下一串珍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曳,发出清脆的声响。她身姿挺拔,宛如一棵苍松,历经风雨却依然坚韧不拔。她的目光坚定而深邃,宛如一汪不见底的幽潭,蕴含着无尽的威严与智慧。她静静地坐在宝座上,微微皱眉,仿佛在思考着虞朝的未来。她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三海平原的景象,那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仿佛在向她召唤。

大殿内,朝臣们分列两旁。他们身着整齐的朝服,朝服的颜色和图案根据官职的高低而有所不同。有的朝臣身着紫色朝服,上面绣着仙鹤图案,寓意着长寿和吉祥;有的朝臣身着蓝色朝服,上面绣着云朵图案,象征着自由和飘逸。他们表情严肃而庄重,有的微微低头,眼神中透露出沉思的神情,似乎在思考着君主即将下达的旨意;有的则目不斜视,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前方,专注地等待着君主的命令。整个大殿的气氛庄重而肃穆,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每个人都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华胥缓缓站起身来,她的每一个动作都经过了精心的雕琢,彰显着君主的高贵与从容。她的脚步轻盈而稳健,仿佛踏在云端之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声响。她的双手自然地垂在两侧,手指微微弯曲,仿佛在轻轻触摸着空气中的能量。她的声音洪亮而清晰,犹如洪钟一般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很好,竖亥!”她的目光如同锐利的鹰隼,准确地落在人群中的竖亥身上,眼神中满是信任与期许。“即日起,你前往虞朝的三海平原丈量土地!”

朝臣们听到这话,不禁微微动容。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惊讶和疑惑的神情,窃窃私语在人群中蔓延开来。一些年轻的朝臣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三海平原的情况;而一些年长的朝臣则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三海平原,那是一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在虞朝第十二到三十四君主精卫之间的一千年间,海平面大幅下降两百多米。曾经,那里是波涛汹涌的东海、黄海、渤海,海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而如今,因为海平面的下降,这三个海域连为一体,形成了如今这辽阔无垠的三海平原。这片平原就像一块巨大的画布,等待着虞朝人去描绘属于他们的辉煌。它对于虞朝而言,犹如一块未被开垦的宝藏之地,充满了无限的潜力与机遇。那里可能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金矿、银矿、铜矿等,这些矿产资源将为虞朝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肥沃的土地可以用来种植各种农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等,将解决虞朝的粮食问题;还可能有适宜的气候和水源,能够建立起繁荣的城镇和村落,吸引更多的百姓前来定居。

华胥看着朝臣们的反应,心中明白他们在想什么。她向前走了几步,步伐坚定而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众人的心上。她的声音更加坚定地说道:“需要什么帮助都尽管提出来!”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对竖亥的全力支持,仿佛是给竖亥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此次丈量土地至关重要,它关乎着三海平原未来的发展,关乎着虞朝的繁荣昌盛。”她的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我希望你能全力以赴,务必将三海平原的土地情况详细准确地记录下来。”她的语气不容置疑,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一般敲在众人的心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竖亥心中一阵激动,他感觉到自己的血液在沸腾,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他向前一步,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动作干净利落。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在向君主宣誓自己的忠诚和决心。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充满了自信:“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完成此次丈量土地的任务!若有需要,定会及时向陛下请求支援。”他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展现出他对使命的担当和对君主的忠诚。

华胥微微点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的阳光,温暖而和煦,照亮了整个大殿。她知道,竖亥是一位能力出众、经验丰富的臣子。他曾经多次完成过重要的任务,无论是在艰难的战争中,他带领士兵奋勇杀敌,保卫了虞朝的领土;还是在复杂的外交事务中,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口才,为虞朝赢得了尊严和利益。他都表现得十分出色,是虞朝的栋梁之才。此次选派他前往三海平原丈量土地,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她相信,在竖亥的努力下,三海平原的土地情况将清晰地呈现在众人面前。而虞朝也将以此为契机,开启三海平原的进一步发展,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在不久的将来,三海平原可能会成为虞朝新的经济中心,那里会有繁华的城市,高楼大厦林立,街道上车水马龙;会有热闹的集市,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人们欢声笑语;会有丰收的田野,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农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虞朝的百姓将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虞朝的威名也将传遍四方,成为天下人敬仰的强国。

竖亥的征程

于是,在华胥君主下达旨意后的次日清晨,天色尚未破晓,整个虞朝都城还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星辰宛如镶嵌在黑色天幕上的宝石,闪烁着清冷的光芒,微风轻轻拂过,带着丝丝凉意。

竖亥早已穿戴整齐,伫立在府邸前。他身着一袭素色长袍,外罩一件轻便的黑色短甲,脚蹬一双结实的皮靴。腰间束着一条黑色腰带,上面挂着一个小巧的皮囊,里面装着一些必备的物品。他的头发束在头顶,用一根黑色的发带系着,显得干净利落。他的神情坚毅而沉稳,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决然和担当,深知此去三海平原丈量土地责任重大,不仅关乎着三海平原的开发,更关系到虞朝未来的繁荣昌盛。

府邸前,送行的队伍围在竖亥身旁。他的家人眼中满是担忧和不舍,妻子紧紧握着他的手,欲言又止,最终只是轻声说道:“夫君,一定要平安归来。”孩子们拉着他的衣角,泪水在眼眶中打转。竖亥轻轻抚摸着孩子们的头,安慰道:“乖孩子,等爹爹回来给你们带三海平原的礼物。”他的同僚们纷纷走上前来,拍着竖亥的肩膀,言辞恳切地嘱托他一切小心。一位年长的同僚语重心长地说:“竖亥,此次任务艰巨,你要多加小心,遇到困难别硬撑。”他的好友们也围拢过来,有的送来精心准备的干粮,有的递上装满清水的水囊,嘴里念叨着:“愿你一路顺遂,早日完成使命。”

竖亥向众人一一拱手致谢,然后翻身上马。马蹄声嗒嗒作响,他带着众人的期望,毅然踏上了征程。

一路上,竖亥日夜兼程。他翻山越岭,那巍峨的山川在他脚下沉默不语。山峰高耸入云,仿佛是大自然竖起的巨大屏障,但竖亥没有丝毫退缩。陡峭的山路崎岖难行,石块松动,马蹄不时打滑,但他紧紧勒住缰绳,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丰富的经验,艰难地攀爬。当他登上山顶,俯瞰着连绵的山脉,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但他没有过多停留,因为他知道时间紧迫。

他跨越河流,那奔腾的河流也似乎为他让道。河水湍急,浪花飞溅,冲击着岸边的礁石。他寻找着水流较缓的地方,小心翼翼地涉水而过。冰冷的河水没过他的膝盖,浸湿了他的衣衫,但他咬紧牙关,一步一步坚定地向前。有时候,遇到宽阔的河流,他还得借助简陋的木筏渡河。木筏在水中摇晃不定,他紧紧抓住木筏的边缘,眼睛紧紧盯着对岸,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尽快到达三海平原。

白天,烈日高悬,无情地炙烤着大地。地面被晒得滚烫,仿佛要将一切都融化。汗水湿透了竖亥的衣衫,衣衫紧紧贴在他的身上,难受至极。他的嘴唇干裂起皮,喉咙干渴得冒烟,但他只是偶尔抿一小口水,便又继续赶路。每走一步,都感觉脚下的土地在燃烧,但他不曾有一刻停歇。

夜晚,星光如水,洒在他前行的道路上。四周一片寂静,只有马蹄声和他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他就着微弱的星光辨认方向,眼睛紧紧盯着前方模糊的道路。夜空中偶尔传来几声狼嚎,让他的神经瞬间紧绷起来,但他毫不畏惧,握紧手中的马鞭,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动静。困意不时袭来,但他用力掐自己的大腿,强迫自己保持清醒,因为他不能在这关键时刻放松。

不知过了多少个日夜,在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后,竖亥终于来到了虞朝的三海平原。站在平原的边缘,他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了。这片广袤无垠的平原,像是大自然精心铺展的巨大画卷。极目远眺,地平线与蓝天完美相接,形成一条若有若无的弧线。平原上绿草如茵,宛如一块巨大的绿色绒毯,一直延伸到天边。微风轻轻拂过,草浪此起彼伏,仿佛是大地在轻轻呼吸,又像是绿色的海洋泛起层层波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偶尔有成群的野马在草原上奔腾而过,它们身姿矫健,鬃毛随风飞扬。马蹄扬起阵阵尘土,仿佛是一群英勇的战士在冲锋陷阵。它们的嘶鸣声在空旷的平原上回荡,充满了野性和活力。远处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鸟儿在空中翱翔,它们的身影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轻盈。清脆的鸣叫声打破了平原的寂静,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份生机与灵动。

竖亥定了定心神,深吸一口气,缓缓踏入平原。他左手把算,那是一把古朴的算筹。算筹由竹子制成,经过多年的使用,上面的纹路变得格外光滑。每一根算筹都承载着他的智慧和经验,在以往的丈量工作中,这些算筹帮助他解决了无数的难题。他右手紧紧握着丈量土地的工具——一把长长的测绳和一把精准的量尺。测绳由坚韧的麻线编织而成,上面的刻度清晰可见,即使在微弱的光线下也能准确读取。量尺则是用精美的木材制成,质地坚硬,刻度细致入微,每一个刻度都凝聚着工匠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