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必去过两次了,再去一次也没什么问题。
面对突然膨胀的袁术,吕布不会拒绝他们的善意。
曹操点着头:“还有徐州,须有一人前往与刘玄德交涉,以消解误会。”
他在这里聚兵,整顿军队。
刘备那里也很紧张,刘备亲自坐镇彭城,又命关羽率兵抢占沛县,扼守泗水。
沛县是泗水漕运的关键节点,尤其是抵挡上游曹军的时候。
曹操所问人选,郭嘉不做推荐,荀彧稍稍考虑就举荐一人:“涿郡涿县人高诱,曾与刘玄德同学于卢尚书门下,可以为使。”
曹操对这个人也有些印象,就说:“可行,待我手书一份后,就托高诱前往徐州。”
他们都收到江东的消息,刘备那里应该能提前几天收到。
刘备却没有派遣使者来讨论、商议这件事情,说明刘备依旧在警惕自己。
这也没办法,当年王必第二次入朝求官,求来了兖州牧与建德将军,而当时曹嵩满门遇害的消息也传到关西去了。
李傕主导朝廷,故意给他选了个杂号建德将军,就是在恶心曹操。
即便这样,曹操也不能放弃朝廷敕授的建德将军,他太需要这个将军职务来将麾下部队合理整编。
别说四方将军,他现在连个名号将军都没有,混的实在是有些不成器。
目前四方将军里,前将军公孙瓒,右将军袁绍,左将军袁术;后将军杨定护驾东迁,遭遇挫折后担心被清算,于是弃军逃窜荆州,大概率被武关道的山民宰了。
就连广陵郡守陈登都有一个伏波将军,这可是名号将军。
袁术做大,固然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但也是曹操重新融入朝廷的机会。
如果能获取更高一级的将军号,或者直接成为后将军,那么地位上将与袁绍平起平坐。
虽然朝议班次里,后将军比右将军低,但同属四方将军,没有什么绝对的差异。
至于更遥远的事情,已经不是目前可以考虑的了。
目前只有赵基、袁绍、公孙瓒、吕布、袁术有更大范围的选择余地,去规划更加长远的事情。
而其他的人,只能随波逐流,见招拆招。
刘备、刘表、刘璋、张杨这些人都一样,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至于交州牧张津,从来都没被中原群雄看在眼里。
这个人在交州能作威作福不假,可任何一道朝廷诏书,就能将张津打落。
如果传诏的使者会搞事,直接弄死张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让中原各方做个选择,没人会选择去交州。
或许孙策乐意,可他没机会了。
泰山郡守,就是围困孙策的监牢。
不好好表现,就在那个位置老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