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还是决定暂且不太过严厉地责备她,毕竟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应该给她一个改正的机会。
就在吕艳艳表完态后,她并没有就此打住,反而继续滔滔不绝地说下去。
而她接下来的发言内容,这正是他之前最为担忧的那种极端情况,假如遇到那种情况该怎么办。
柳江河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吕艳艳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绝对不是随口一问那么简单。
她实际上是在给整个事件定一个基调,同时也是在确定处理相关人员的尺度。
只有把这些都确定下来,后续的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吕艳艳既然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显然她对这种极端情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也就意味着,这种极端情况很有可能会成为现实。
她这么问,无疑是在试探柳江河的态度。
毕竟在盐都县,很多事情最终的走向都取决于柳江河的态度。
然而,面对吕艳艳的试探,柳江河并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
所以,他选择了一种更为稳妥的方式,冷静地说道:“艳艳同志所说的情况确实不容忽视,大家不妨先讨论一下,如果真的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
他深知自己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有多重要。
如果自己轻易表态,那么其他人可能就会因为顾忌他的态度而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因此,可以看出柳江河对于末位发言制度的执行是非常严格的,他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不想让别人认为他是一个独断专行、听不进他人意见的人。
实际上,柳江河并非如此,他完全能够接纳他人的建议,只要这些建议确实合理且有价值,他必定会虚心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