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7章 大明的大

还有云南布政司下辖的底马撒宣慰司,清朝在编纂明史的时候,把他放在了蒲甘的东南角,那纯粹就是扯淡。

后来英国人在阿三家里,把底马撒宣慰司给找了出来,其位置就在现今阿三家的东北部地区,也就是阿萨姆周边那一大圈,包括孟加拉国一部分,还有蒲甘北部的一部分。

底马撒宣慰司的牌子都被找了出来,鎏金的,上面写着,“永乐五年 皇帝圣旨”、“合当差发 不信者斩”,——这句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当差交税,不给就杀。

瞅瞅,永乐大帝,还有大明,当年就是如此的霸气侧漏!

所以说,“高志凯线”,或许也不是没有道理呢。

什么,你没听说过“高志凯线”?那么麦克马洪线,你总听说过吧?

麦克马洪,不是在地图上随手一划,也不跟花家说一声,就自作主张把花家的一些地盘,给划到了阿三家里去嘛。

巧了,花家的高志凯先生(活的,活的,现在还活跃着呢),也在地图上划了一条线,提出了一个极具可行性的建议。

那就是,花家和阿三,双方以恒河为界河,恒河以北归花家,恒河以南归阿三。

这条“高志凯线”还不是向麦克马洪线那样的空穴来风,而是有着扎扎实实的历史依据的。

比如,底马撒宣慰司的存在,这不就是最好的“自古以来”嘛!

别慌,证据这还没完,大明朝曾经在茶地港,设立了“海关”收税。

而所谓的茶地港,就是现在的孟加拉国吉大港,也是孟加拉最大的港口、第二大城市。

牛吧,花家的“海关”设在印度洋,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同样的,要不是当地真有文物出土,这个谁会想到呢?当年的资料,早在修“四库全书”的时候,被清朝给刻意抹去了所有的痕迹,……

如果沿着恒河划线,那么孟加拉的这个吉大港,恰巧就在“高志凯线”的我方一侧,不知道,这算不算又是一个,“自古以来”的铁证呢?

说不定哪一天,在恒河附近还会挖出来,这么一块碑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