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十年前相比,“三更斋”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依旧有衣着破旧的破落学子,在明亮的烛光下如饥似渴地看着书,或成群结队,或孤身一人。
——自打林苏过去见这些学子学习的地方太过昏暗,自掏腰包买了蜡烛之后,学子们学习的地方就变得明亮了起来,虽然后面林苏消失了,但“三更斋”依旧保留了这个传统。
等林苏和小魏掌柜聊完了《明公案》的事宜,又保证会给出《白公案》的结局,见到林苏和徐覃有故地重游的意思,小魏掌柜也识趣地不再打扰他们,独留他们两人在“三更斋”里闲逛。
灯油从烛台中掉落,一滴一滴,凝结成一朵朵蜡花,发出昏暗的光芒,照射着四周。
周围的学子正在发奋读书,自从徐覃成为了尚书令之后,他过去因为家境贫寒,只能常年在“三更斋”看书的经历也被“三更斋”大肆宣扬,不少人闻风来“三更斋”围观,“三更斋”也因此声名大涨。
同样,徐覃的经历,也激励了不少贫家学子,给了他们奋斗的目标和勇气,他们都学徐覃的做派,都和徐覃一样,来到“三更斋”看书。
有了徐覃珠玉在前,“三更斋”的掌柜和伙计们自然不会拒绝这些学子,若是里面能再出一个像是徐覃一样的人物,怕是掌柜做梦都要笑出声来。
林苏和徐覃默默在里面行走,不惊扰周围的学子,待走到一处,林苏突然一笑,指着某个无人的阴暗角落对徐覃轻声道:“你瞧,那里是不是过去你总待着的地方?”
徐覃望去,果然是。
那是“三更斋”里最阴暗潮湿的角落,即使是现在,也没有多少人愿意站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