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页

林苏一到徐覃家门口,看到上面写着“徐府”二字的牌匾,和门口两个威风凛凛的石狮子,便又想起了他在潭县第一次去徐覃家的情形,不禁感慨万分。

当初徐覃在潭县的家,不过是一个用几块木头搭成的漏风茅屋,又小又破,阴暗潮湿,挡不了寒风,也挡不了苦雨。

徐覃待在里面,就像是蜷缩在角落里的蘑菇一样,弱小可怜又无助。

可是如今,徐覃也能住上那么大的宅子了。

瞧瞧这地段,京城中央,瞧瞧这面积,宽广开阔。

连这大门,也又大又气派,几辆马车也能一起拉进去。

林苏不禁感到老怀甚慰。

颇有吾家有儿初长成之感。

这宅子是当初徐覃初入翰林院时,皇帝赐给他的,本是个二进四合院,后来徐覃的官越做越大,皇帝便想赐给他一个更大的宅子,谁知却被徐覃拒绝了。

但皇帝却不乐意了,他给的东西,徐覃竟敢不要?

更何况当时万相国还在,而皇帝也尚未像后来一样,完全对朝政不上心,他把徐覃看做是自己的一把刀,别人也把徐覃当做是皇帝的心腹。

若是让别人见了,自己对心腹居然如此小气,让心腹住在这么寒酸的宅子里,那还了得?

索性就把徐覃宅子周围,其他房屋的墙都给拆了,几个宅子合并到一起,又组成一个大宅子,赐给了徐覃。

这才有了林苏今天看到的,占地辽阔的“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