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澡堂公司的发展,林默是非常满意的,虽然这一套覆盖极高的生意模式,暂时很难走出南京,但做到这一步,也大大超出他预料。
林默能给的建议也不多,不外乎添个甩干机,就是把衣服水分甩除多数,不论晒还是烘,都能迅速干燥,以此增加浣洗业务粘性之类。
至于日谍,要么主动上门,被他们安插在各澡堂的眼线发现了身上特征,要么有嫌疑,或因一些原因未光顾澡堂,像刚来不久的人,他们会通过一些人,以拉客之类名义,让人用种种手段将人邀请来,继而探查这些人。
靠着这些手段,以及对南京的极高覆盖率,他们挖出不少日谍,不乏潜藏极深的老日谍,当然,更多是刚被派遣至南京不久,结果便被他们发现锁定。
这么好用,自然要保护好,免得被敌人察觉防备,所以对于靠此锁定的日谍,目前鲜少有下手抓捕的,都是盯了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也有放长线钓大鱼,靠着他们挖出更多同伙,乃至挖出谍组、谍网,扩大功劳这类想法。
而且还有一个顾虑,经过一年打击,日谍现在表现得极为谨慎,甚至有点风声鹤唳,跟地老鼠一样,不能一击必杀,立马钻得不见踪影,想再挖出来极难。
想像以往顺藤摸瓜去破案,也极难,这也导致,情报处现在行事也颇为谨慎,尤其不缺小功劳,更愿意放长线钓大鱼,至少也将其关联的人挖出再动手,案子侦破期限,较以往延长了很多。
了解完澡堂这条线的情况,回到驻地,林默又更详细的了解了离开这段时间的各项事宜,不过也没再每一分细节都啃下,下午,他又去了秘密监狱那边。
先找廖廷辉,也就是监狱长,了解了监狱内的总体情况,再找上吴伍林,了解案犯情况,除审讯情况,林默还委托他偷偷进行一些策反之类工作。
怎么说呢?这些犯人肯定不可能老老实实,但也没掀起什么风浪,没办法,虽然四队外出执行任务了,但驻防的连队士兵,对加入四队的情绪高涨,又近水楼台,一番练下来,技战术水平猛涨,手无寸铁的犯人根本蹦跶不起来。
再说了,他们是最后一道防线,监狱里的人,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基本就是下场帮着把人收拾一通,还真触及不到他们这道防线。
毕竟,一个是吴伍林的审问之能耐,除去在审讯室审,他也将一些人发展为内线,靠着他们,监视监舍内案犯,并套取情报之类。
另一个,则是杀手监狱长,如何潜藏潜行,如何钻空子,如何下黑手等等,他是擅长的,这是可以转换思路用在监狱上,发现并堵住漏洞,或留下一些漏洞,让心怀叵测者去钻。
说回吴伍林,他的审讯工作肯定是有成果的,而且还不少,有好几样还引起林默兴趣,不过别人也已经注意到并下手了,只能说,过去一年下来,很多人成长很多。
吴伍林的审讯手段也愈加丰厚,不说是刑罚手段多,而是体现在对人心、人性的利用上,像之前提到的,便是用各种手段,对犯人进行分化利用。
只不过,这些手段不太适合用于突审,而是契合他的工作,在相对封闭的监狱内,慢慢炮制这些案犯,让他们将藏肚里的信息吐出来。
在监狱内呆了一段时间,林默出来后,直奔四队营房,他们已经结束行动回来一段时间,原因,一个是北地走私活动,已几乎被他们搅到无法进行。
另一原因,则是在林默及情报处一番推动下,国府币改进程被大大提前了,虽尚未正式发行新币,但具体章程已商议妥当并正式公布。
与历史上差不多,出卖了挺多主权的,大致就是以美元、英镑锚定新币,也就是以它们为储备发生新币,汇率同涨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