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二人的感情虽令人感动,可眼下她是大明人,若是不利用这个机会做点什么,似乎也有点对不起自己的“高官厚禄”。
这念头一起,也就控制不住了。于是她也学那些士大夫投稿,但与那些士大夫的批判不同,她是写推理,让博果尔的死蒙上了一层悲剧色彩,将他塑造成了一个头上绿幽幽的可怜人,并最后总结道:“虽说董鄂氏未过门,但是未婚夫七月初三刚离世便入宫为妃,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显薄情。若论人情,怎么也得守上三年再嫁人云云……”
没做什么激烈的批判,可这话却比批判更恶毒。文章刊登后,金陵晚报连夜印刷了几千份,然后连夜运往长江边,船开到对面,用发射器将这些东西都发射了出去……
左弗做完这些事,不由阴测测地笑了:深情的顺治爷啊,心爱的女人被辱,你会不会也来个冲冠一怒为红颜呢?
第660章 嘴炮打起来
顺治果然震怒了!
董鄂氏不但体弱多病还多愁善感,为了与他在一起不知受了多少指责,而这一份大明的报纸更是直接将人给弄倒了,这不,已经在床上躺了好几天了,御医看了都说是心病,只让天子多陪伴以作宽慰。
常州日报,金陵晚报,琼州日报,甚至是皇家日报都是大清获取情报的来源处。别看隔着一条长江,但想弄到这些报纸并不难。或者说,锦衣卫在左大友的暗示下是有意让报纸传过去的。
就像他女儿说的,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比起大明的蒸蒸日上,大清就显得苦逼多了。从舆论上打倒敌人,让其内部分裂也是十分高明的手段,左大友经常跟女儿探讨国事,见识增长,所以这点见识还是有的。
只是对于清廷来说这报纸可以获取情报,而对于那些治下的有钱人权贵们来说却也是一种消遣的方式。尤其是那些连载小说,十分让他们着迷,还有那些记录海外风貌的文章也十分受欢迎。其实左弗根本没必要大张旗鼓地将报纸发射过去,因为就算她不这么干,这报纸早晚也会传到大清的。
只是直接如此大张旗鼓地搞也让想瞒消息的人瞒不住了。开玩笑,这些明军沿着长江沿岸四处洒报纸,大清文盲虽多,可认字的也不少,这一传十,十传百的,等到官方发现这事,整个扬州城里的人都知道了。
这下好了,来往的旅客又将这事给四下传,等报纸到达顺治帝跟前时,不光他知道了,董鄂氏也知道了。